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王佳波3月份理论学习笔记1
发布日期:2013-03-31   点击次数:    作者:王佳波  来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练习设计要和教材相结合。

新教材练习设计的“质”非常高,它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锻炼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也有不完整的一面,有部分练习设计面向的层面不够广,层次也需要调整,练习的“量”相对的出现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设计时,吃透教材,把握住每一道习题的用意,用好每一道习题。既尊重教材,又不能生搬硬套,盲目使用,要择其优而用之,知其不足而补之,两者相结合,设计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特点的练习题型。如张要老师获奖的练习设计,她的练习设计以课本为基础,又补充了有趣的拓展练习。

二、练习内容要以现实素材为载体

    练习设计的内容(即题目),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易于学生理解,语言应朴素而富有情趣,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下面的两道题:

题l:修路队第一天修路56米,第二天修的米数是第一天的2倍少10米。第二天修路多少米?

题2:你知道鞋子的码数和厘米数是怎样换算的吗?有这样一个公式:鞋子的码数=厘米数×2-10。你的鞋子是多少码的?能算出你的鞋子是多少厘米吗?

很显然,题l和题2涉及的知识点是类似的,题l做起来平淡无味,学生只是机械地去完成,而题2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素材,更为学生所喜爱。

三、问题设计要关注思维含量

在练习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习题,也要注重提升问题的思维含量。

    例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李叔叔巧妙地利用一面墙来围养鸡场。已知他用长12.56米的竹篱笆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请你想一想,这个养鸡场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需要灵活地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进行计算。

再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将下面方格图中的梯形分成三个三角形,使它们的面积比为l:2:3。在学过了“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之后,可设计如下的问题:一套书共16本,每本单价相同。国庆期间,甲、乙两个书店出售这套丛书,采取不同的促销方法。若买一套书,到哪家书店更便宜?

再来看看张要老师的设计。在每一道习题中,张要老师都精心设计了提问。(如)这些问题的设计使课堂能生成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辨别比较讨论中巩固所学的新知。都是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适当丰富问题的呈现方式,注重了问题的挑战性和综合性,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练习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技能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的题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间所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和所学知识的特点,练习设计要采用螺旋上升的设计方式,做到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看一下张要老师设计的层次。一般层次安排是:

【基本题】与例题相仿(认识)→ 【变式题】与例题稍有变化(巩固)→ 【综合题】结合其他知识(加深)→ 【思考题】(拓展题或开放题)供学有余力者用(发展)

(1)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新知,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如学习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后,可设计这样一个基本练习:①很快说出下面哪些数能 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27,32,85,102,475,794。②写出两 个只能被2整除的数,写出两个只能被5整除的数,写出两个只能被3整除的数。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认识和应用,提高判断能力,并 且让学生知道能被2、5、3整除数的共性及它们的不同特点。

(2)变式练习。这种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 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 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如由基本题:山羊有20只,绵羊比山羊少5只,绵羊有多 少只?可变为①山羊有20只,山羊比绵羊多5只,绵羊有多少只?②绵羊比山羊少5只,山羊有20只,绵 羊有多少只?学生可通过变式题进行比较,抓住题里数量关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新旧知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体现整体性 ,便于学生对照比较;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在一题之中,便于学生看到相关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

   ( 4 )拓展、开放、提高练习:这类练习是知识的纵向引申,横向扩展或者解题思路的拓广设计而成的。作用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可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等方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同中求异,异中求活。使学生在“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和证明”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五、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设计课堂练习,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口诀时,我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即看到或听到“几乘几”的算式,就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反复练习。但是如果只是机械地反复背诵,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练习的形式应变单一为多样。以“9的乘法口诀”为例,练习的形式可有:(1)对口令,一个学生说“几九”,另一个学生说得数;或一个学生说“几九”,另一个说出两道算式;(2)找朋友,一个学生拿乘法算式卡片,另一个拿得数,或者设计成“送信”“帮小动物找家”等活动;(3)整理卡片,卡片上写有乘法口诀,把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出来。

练习设计的撰写

做好练习设计案例、理论的学习和积累在比赛前要多看练习设计的案例,看懂笔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做好积累并尝试在课中运用和反思。练习设计的理论以及新课程标准要认真研读并进行笔记和积累。

层次安排根据练习设计的原则有层次地安排好各个练习题

撰写的格式(结合张要的设计谈)1.教学内容:

2.练习背景:

指练习的基础和生长点,以及练习要达到的目的。

练习目标: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3。练习设计流程:

4.设计特色

下面重点谈谈练习设计流程

基本题 → 变式题 →  综合题 →  思考题(或者自己拟定有层次的练习小标题)

每一层次的练习一般设计过程为:

过渡语:连接前后两个练习的过渡语要衔接自然,吸引学生注意力(看例子)出示练习题。写清楚是如何出示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写清楚预设学生会有哪些情况出现师生互动。写清楚针对预设教师的处理设计的意图。可以写此题练习的原因、练习的目标、练习的层次、和理论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