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3月份研究小结(储红军)
发布日期:2013-04-07   点击次数:    作者:储红军  来源:

浅谈如何上好练习课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从中我们可以研究获得,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启发和渗透,以及应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的信息,并提取相应的条件,解决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才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这种态度渗透的意识阶段。

练习课历来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比重约占整个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抓好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效益,对于及时巩固和深化刚刚学习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但在现实中,学生没有获取知识的新鲜感,学习起来热情相对降低。老师们对小学数学练习的目的、形式、效果等现实问题基本是问之甚少,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教师甚至会在无意中把它变成单纯的“作业课”和“简单重复新课”。老师在练习中教得枯燥,学生在练习中学得乏味,练习课的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数学教学经验,从“有魂”、“有趣”、“有节”三个角度,谈谈该如何上好练习课。

一、有魂

所谓“有魂”,就是:练习课要有自己明确的目的与理念,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要让练习课上出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魂”,不能也不应该让练习课成为新授课的附庸。虽然不能截然分开,但我以为新授课与练习课可以大体作出这样的分工,即新授课以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侧重点,而练习课则应以引领学生走向自主、走向智慧、走向多元,唤醒学生生命灵智和欲求的精神乐园为己任。

因此,我在准备练习课时,侧重点并没有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反复演练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设计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我常常根据相关新授课的内容及所欲达到的目的,设置一定的生活大场景,让学生在自己所熟习的生活情景中接受数学,感受数学。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很融洽。这样的练习课,就像《课标》要求的那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得到改善,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等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二、有趣

练习课并不像新授课那么有“新鲜感”,又不像单元复习课那么有“成就感”,若是让学生一味地埋头苦作,气氛沉闷,这样的练习课老师也上得如同嚼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趣味性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开展游戏、竞赛等有意义、现实、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活动,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渗杂着游戏和竞赛的活动:将全班分成四个竞赛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安全过路障。每个小组设计一组有关圆柱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每一个习题都是一个成功到达胜利彼岸的路障。答对一道,就跨过路障前进一格,看哪一个小组最终取得胜利。高年级的孩子好胜心特别强,一听说比赛,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没有轮到的组员也在心里暗暗计算,想向自己的“战友”暗送情报,“加油!加油!”之声更是此起彼伏。

有时我也会尝试着把练习内容放在童话故事的动人情境中,使得二者相得益彰,为数学课堂开辟出一片多姿多彩的天空。这种方式用在中低年级教学中,效果会更佳。例如:我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时,就利用“大灰狼和七只小羊”的童话故事设计了一个环节:羊妈妈在出发前告诉小羊:不要轻易给别人开门。妈妈走后,想吃小羊的大灰狼来敲门,大灰狼敲门时说出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判断题,比如他说:“我手中有一根长5米的直线”。这时由学生扮演的小羊来判断大灰狼说的话是否正确,如果小羊回答正确,就不开门,若回答三次错误就得开门。为了保护自己所扮演的小羊,同学们都特别认真,个个心系着小羊的安危。

这样的数学练习课,时时处处充满着欢乐和有趣,再也找不到传统的练习课的那种沉闷和枯燥。作为教师,身受学生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所感染,上起课来也觉得轻松多了。

三、有节

“有魂”和“有趣”都比较好理解,说到“有节”,大家可能就不太明白了。所谓的“有节”是指:练习课毕竟不是正规的新授课,不能像有些老师那样出示一大堆的习题,把与新知有关的所有内容都罗列出来,把学生埋在习题中。它应是新授课的延续和拓展。因此在课上不应该强求面面俱到,而应该有所“节制”,有所侧重,增加一些针对性。我在上练习课之前,经常先着手收集学生平时作业中常出现的错误,把这些拿到练习课上,再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情境贯穿始终。所出示的习题虽然不多,却个个与学生紧密相关,因此一针见血,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他们出现的错误却是“千姿百态”:

3.12+0.4=3.16   6.4-0.43=6.03   80-7.6=0.4

如何让“千姿百态”的错误得到及时纠正呢?我抓住孩子们爱当小老师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当当小医生,小护士。设立“内科”、“外科”及处置室,由“小医生”来诊断各种“ 病因”(如①的病因是小数点没对齐; ②中的病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时应看作0来减,而不是倒过来减;③中的病因则是整数的小数点位置不清楚),开出“处方”,然后到各处置室进行处理。还由“医学小专家”提出各种可避免错误的良好建议。小孩子们在帮别人纠正错误的同时,也能给自己一个个小警告,以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练习课,虽然没有面面俱到,同学们却反倒印象深刻。

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心得。关于如何上好练习课,我想,只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探讨,应该还是有很多的办法很多途径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