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一、教材分析:
1、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P.26——27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1——7题。
2、地位:
由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与100以内数的组成紧密相联的,所以教材把它安排在认识几十几之后进行教学。通过这些计算,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和笔算加、减法做些准备。因此,这里只要求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口算
3、例题分析:
教材:结合30+4、34-30的计算,介绍了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初步的印象,随着教学中的经常使用,逐步掌握这些名称。
4、重点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突破重点难点:
通过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说明算理,对各个部分的名称,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背,只要以后再教学中经常使用这些名称,学生会逐步掌握的。
二、学习目标:
1、经历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解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学生能积极的与人合作,培养自己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5、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口答:2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8个十和8个一是多少
3、师:今天,小猴的桃园丰收啦!它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吃桃。(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教学例题
1、提问: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一共有多少个桃?30+4=34 4+30=3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②数:30、31、32、33、34(可借助计数器或小棒)重点让孩子多讲讲第一种方法。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更方便。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各自的名称。教师介绍“加数”、“和”。
引导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
34-30=4
了解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被减数 减数 差
你是怎么算的?
①34是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剩下4个一(借助学具)
②想加法。
(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列式并说说算法。
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0-4=30 再一次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被减数 减数 差
(了解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观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 56-50 62-2 96-90
3+50 2+80 20+6 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了解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想想做做”第1、2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根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
①3+70 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馈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
(2)交流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怎样才能做得既对又快。
6、“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四、作业设计:
1、10+2= 7+30= 5+70=
2+10= 30+7= 70+5=
12-2= 37-7= 75-5=
12-10= 37-30= 75-70=
(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30+9= 39 53-3=50说出上面2个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
(了解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五、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