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主题: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1、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的研究。2、清晰有效的知识逻辑结构的研究。3、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4、清晰有效的师生思维过程的研究。
二、研究原因: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仍不免看到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的概念理解模糊,不能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数的运算方面,学生虽能正确进行数的运算而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不深。对规律的探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对各种数学现象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学生更显得非常被动,常常无从下手。这些都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我们预计通过“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可行措施。
三、研究过程
(一)主要任务。
①撰写四个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案例,并形成文本材料;
②完成网站相关内容的上传。
(二)研究方式。
①围绕学期主题认真学习有关材料,然后制定计划,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验证;
②开展研讨活动,对所研究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③及时记录研究过程,可以是随笔日记,也可以是叙事故事等;
④及时总结提炼,形成有价值的案例、论文和课件等。
(三)研究步骤。
1、2月份:完成课题研究计划。
2、3月下旬:围绕研究主题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4月份:围绕研究主题开展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3、5月份:围绕研究主题开展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4、6月份: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第三次次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和心得。
5、3、一月份上交论文、案例等资料,对研究情况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