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明确算式的意义
数学中的算式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使用这些数学专门用语,如四则运算中的名称、算式的具体意义、运算顺序的表达……,这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学生学习“两步式题”中我们就可以训练学生用准确、科学数学语言读出下列算式:
(1)100-15×3读题:从100里减去3个15的积,差是多少?
(2)276+185÷5读题:276加上用5去除185的商,和是多少?
(3)12×(3+4)读题:12乘以3与4的和,积是多少?
(4)(98-33)÷5读题:98减去33的差再除以5的商是多少?
学生用准确、科学数学语言读出算式,不仅可以保证四则运算顺序的正确,而且能帮助学生在弄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为正确解答文字叙述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明确数量关系
使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数量关系。
例如,在学生学完“简单应用题”后,我们可以紧扣以下基本应用题,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1)一个练习本8分,买4个练习本用多少钱?
8×4=32(分)
单价×数量=总价
(2)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12×5=60(公顷)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3)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60×7=42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
当然还可以运用“一乘带两除”的方法再得到6个新的数量关系式。这样,通过对具体应用题解答,用数学语言进行科学抽象概括,得到一般的数量关系式,为正确解答复合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