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三月份理论学习笔记(2)蒋钘
发布日期:2013-06-06   点击次数:    作者:蒋钘  来源:

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明确算式的意义  

  数学中的算式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使用这些数学专门用语,如四则运算中的名称、算式的具体意义、运算顺序的表达……,这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学生学习“两步式题”中我们就可以训练学生用准确、科学数学语言读出下列算式:  

  (1100-15×3读题:从100里减去315的积,差是多少?  

  (2276+185÷5读题:276加上用5去除185的商,和是多少?  

  (312×(3+4)读题:12乘以34的和,积是多少?  

  (4)(98-33)÷5读题:98减去33的差再除以5的商是多少?  

  学生用准确、科学数学语言读出算式,不仅可以保证四则运算顺序的正确,而且能帮助学生在弄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为正确解答文字叙述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明确数量关系  

  使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数量关系。  

  例如,在学生学完“简单应用题”后,我们可以紧扣以下基本应用题,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1)一个练习本8分,买4个练习本用多少钱?  

  8×4=32(分)  

  单价×数量=总价  

  (2)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12×5=60(公顷)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3)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60×7=42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  

  当然还可以运用“一乘带两除”的方法再得到6个新的数量关系式。这样,通过对具体应用题解答,用数学语言进行科学抽象概括,得到一般的数量关系式,为正确解答复合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