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动态>>活动记录
五月份研究课教案蒋钘
发布日期:2013-06-06   点击次数:    作者:蒋钘  来源:

一、教材简析

内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地位:这节课主要学习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相应的简便运算,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运算的认识和灵活运算的能力。

例题分析:教材P56例题教学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要求学生先估计,体会32×102的积要比32×100多一些,即还要加上32×2的积,体会算式的得数可以是32乘100的积再加乘2的积。再让学生笔算和口算,体会计算过程都是分别与100和2相乘后相加,这就是简便算法的基础,特别是口算使学生体会了可以直接算出得数,而不必要用笔算。这样就直接体验到了简便算法。学生学习简便算法后,P56“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尝试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主动探索、交流算法,学会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增强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突破重难点措施:

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用课件将例题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通过老师提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深层启发、师生共同总结等多种灵活方式,让学生体验简便算法的基本思路。并安排有效练习提高学生合理计算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3、学生通过借助贴近生活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研究内容,使学生在自己动脑思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4.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拓展:

6、学生能了解两数之差与一个数相乘,跟两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的差相等。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解较复杂的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讲解典型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
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一)、铺垫引入

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64×7+64×3=64×(口+口)

25×(3+4)=口×口+口×口

师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2.师:这节课我们是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说: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32×102= (元)

⑵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

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⑶师说: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

⑷师说: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便?

(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说: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为什么这里要加括号?)。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卜去吗?

32×102

=32×(100+2)

=32×口+32×口

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师说: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回顾这个过程,谁来说一说,先怎么办?再怎么办?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⑸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8×202 73×lOl 302×15

指定三人板演,其他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共同订正。

 

估算的过程已经蕴涵着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思路。在估算后接着教学口算,衔接更自然。口算与笔算的比较,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学习简便算法的心理需求。

 

2.教学补充题:买8件上衣和8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⑴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65×8+45×8

⑵提问: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你打算怎样书写计算过程?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各自计算,指名板演。

65×8+45×8

=(65+45)×8

=110×8

=880(元)

提问:第一步进行算式变形的依据是什么?你觉得哪一步计算简便?(删)

3.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

46×12+54×12

第一步应该怎么写?依据是什么?知名学生板演?

4.课堂小结。

提问:什么样的式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各小组讨论。

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分别相乘比较简便,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求和,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的和正好是整百、整十的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学习目标1)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完成学习目标2)

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提问:你是怎样发现这三道题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完成学习目标3、4)

指名口算第1题,学生说口算过程,教师板书:

30×3=90 2×3=6 90+6=96

这个过程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什么?

提问:你能说一说这里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另外两题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

谈话:其实我们早就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现在知道这样口算是有理论根据的,我们计算起来更理直气壮了。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课后做第57页的思考题。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深入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四、作业:

布置作业(完成学习目标4)

(一张练习在蒋惠珍处)

校内作业(基础性作业)(练习中1、2、3、)

回家作业(练习中4、5、6)

 

五、资源提供:

四年级配套光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