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
五月理论学习笔记2(任晓霞)
发布日期:2013-06-23   点击次数:    作者:任晓霞  来源:

 

五月理论学习笔记2(任晓霞)
  摘要: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同时教师也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1、善待“错误”, 显露思维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或产生问题时,作为教师,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些错误,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挑战错误,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关注“错误” ,引导辨析
古人云: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但这样做却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也忽视了错误的价值。《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学生的真实错误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 “尝试错误”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让他们自己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避免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3、将就“错误”, 因势利导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我们教师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我们也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错误。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扬长补短,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心得体会:让学生经历错误又何妨?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这发自内在“更错”欲望的驱使下的探究活动,才更能体现课堂的鲜活性、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加精彩,教学过程更加真实。对于错误,我们要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上重新审视,灵活的运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发挥数学错误最大限度的作用,挖掘内在的“闪光点”,对其新的探究与发现,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新的教育契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