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和潜移默化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获得优质效果。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两位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创情境,学会倾听
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在教学美妙的“杯琴”中是这样导入的:春天萌动着希望,仿佛每一个生命都跳动着勃勃生机,有着欢歌的喜悦,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画面呈现动物们群集森林一处,个个手舞足蹈团团围住欢歌发出的地方的场面。画面配音:由吉他、架子鼓、电子琴等乐器发出的声音融成一支支大家喜欢的歌。小动物们不住的唱呀跳呀,歌声回荡在原野的上空……大家累了,就在这时传来了狮王的一声大吼,大家接下去都想听听大王有什么安排?只听见他说“下面的这个节目一定会让你们疲惫的身子来个全身心的放松。”只见不远处走来了一个小朋友。他拖着一组杯子向大家走来。什么也没说,只是叫小狗给他一些水,他把水倒入了杯子里,表演正式开始了:
1 1︱5 5︱6 6︱5—︱4 4 ︱3 3 ︱2 2 ︱1—︱……
大家都入迷了,画面停在这里。谈话:你们觉得好听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去探索那组发出声音的:“琴”的制品奥秘。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产生认真听课的需要。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引模式,学会表达
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两问应用题时, 苏教版第五册47页:“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树是水杉树的3倍,(1)水杉树和松树一共多少棵?(2)水杉树比松树少多少棵?”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2)要求的是什么? 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3)第二个问题求的是什么?要知道哪两个条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有条理、说清楚,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造氛围,学会合作
新课标中特别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逐渐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应给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例如:苏教版第5册《统计与可能性》活动体验摸球中,明确分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如1号纪录,2号数次数,其余同学监督,最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摸球结果统计表”里,组员相互帮助,相互合作,顺利完成了任务。让学生通过摸球活动,意识到自己也是不可缺少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四、抓住点,学会阅读
一般说到阅读,大多是语文教学中常用到的,其实数学教学中也非常需要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数学中的概念课。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进行数学活动的最基本要素,是抽象思维的细胞。对于概念的掌握,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短时间内记是记住了,但时间长了效果并不好。
如何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兴趣和能力?根据数学概念具有简洁、准确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概念教学中教者可以着重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点”,学会“精读”。“点”特指灵敏学概念中的关键字词,“精读”的要求则是阅读时要求学生深入思索,把握概念的本质。
例如: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是几份的数叫分数。这句话中“单位1”、“平均分成”、“表示”、“一份”、“几份”都比较重要,只有抓住了这几个词,才能把握分数的本质。
五、巧批改, 学会书写
《小学数学教学义务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 首先教师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如教师工整合理的板书,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字迹工整地认真书写。其次,一开始就要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养成习惯成自然。
例如: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并能认真检查的学生可以给他打个五角星,字迹清楚的在班级里展示,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牵引写的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坚持写批注,以鼓励作业好的学生下次再接再厉,鼓励作业不好的学生下次改正缺点,争取得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