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研究总结
2013.12学期研究总结(王红霞)
发布日期:2013-12-11   点击次数:    作者:王红霞  来源:

 

本学期我主要进行小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情境的研究》的研究。经过一学期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验,现总结如下:
2、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经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中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意识有了改变,方法有了提升:教师除了要熟悉教材的内在结构和地位作用外,还要不断摸索情境创设的方法和策略,改变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我校全体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
3、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和创设情境,更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问题的理解,提升了数学思维品质,活跃了数学智力的开发,加速了数学能力的形成。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对数学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很强烈,多数学生性情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家长反馈来的信息是学生喜爱数学,并且学得十分轻松。
(2)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特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把我们大家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教给学生,学生也就不会有过多的想法了,这实际上就剥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如今,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开阔,他们不再是等待教师下结论,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耐心倾听的习惯。
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动态互动的前提。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就是学生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鼓励学生在吸取他人好的方法的同时,结合自我的认识,生成新的意见和见解。因此,课堂中在一位学生发言之后,经常叫另一学生复述别人的发言、概括别人的发言、结合自己的研究提炼补充别人的发言,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培养了善于表达的能力。
我们的课堂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外有媒介等,还有一个很中的部分就是来自于学生本身。而这些学生所创造的资源的取得及效果如何,表达得清晰、生动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明白发言的过程是跟全班同学交流的过程,所以都说得很清楚、明白而且生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从有条理到简洁再到有感情地表达,从而真正达到了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培养了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学生存在着比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生成的资源也不尽相同,在听取和接纳别人的看法见解之后,学生会反省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一个真实的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