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是从学生的亲身生活经验中提炼情境。不少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努力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但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出自己认为很合理的情境,结果却吃力不讨好,学生不领情。因此,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首先应当进行换位思考:学习这个数学知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可以从中找到这个数学知识的原型吗?然后,再进行提炼、加工,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数学情境。
二是从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中模拟情境。学生的生活经验总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为所有的数学知识都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找到数学原型,创设数学情境。如《百分数应用》的教学中,可以模拟生活中打折、购物返钱、买几赠几的商场促销方式,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比较运用百分数。
三是创设易唤起学生想象的超现实情境。富于幻想,喜欢看童话、科幻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于这方面的经验也很丰富,因此,教师也可以有机地把数学知识与超现实情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可以设置“猴子分桃”的情境,用有趣的情境,富于思考的问题,把孩子带入探索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