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动态>>活动记录
2013年11月教案
发布日期:2013-12-16   点击次数:    作者:白玉仙  来源:

认识周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60页的内容

(二)地位: 教材先通过对游泳池池口周围边线的观察,明确这条曲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再让学生沿树叶的边用绳围一围,说明量得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矢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

(三)例题分析:“想想做做”第1~3题起巩固周长概念的作用,其中第2题通过描出各个图形的边线,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第4、5两题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第4题特意在各个平面图形中设计了长度相同的边,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各图形的周长,为以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第6题引导学生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是一道实践活动题。

(四)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五)教学突破: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此外,还要求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了准备。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物体的边线。  (学习目标1、2)

1、出示一面无边框圆形镜片

师:这是一面镜子,老师每天早上用它的时候都是这样拿的(演示手势)很小心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镜子是玻璃的,没有边框,易划手。)

那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解除这个麻烦呢? 

我也想过给镜子镶一道金属边框,可我怎么知道这个边框倒底要多长? (可以用软尺量一下。)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量哪里吗?

点名指一指边线,如果学生指着边线上的某一点,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刚才所指的,其实就是这个镜面的边线。

2、(出示数学书)师: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在哪里吗?引导学生指的方法(从某一个点出发,沿边线绕一圈,回到起点)

谁再来指一下三角尺的边线?生指,师生指。同桌互指三角尺的边线。

3、出示想想做做2

师: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大家任意挑两幅图描出它的边线。

学生独立描出第二题图形的边线,并相互交流。

师选取两位同学的作业做对比,指出画时应贴近边线画。

二、认识周长 (学习目标2、3)

1、(出示例题图)

师: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在哪里?谁来指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动态画面演示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师:游泳池池口的边线的长也叫游泳池口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游泳池口的周长?指名说,互相说。 

2、刚才我们所指的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长其实就是什么?(课件出示。)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你还能指出这是什么的周长吗?谁来边指边说。

三、测量计算周长 (学习目标3、4)

1、(出示一片树叶)师:你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课件演示)树叶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工具去测量,再追问:你们想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2、(出示试一试左边一图)师:这个图形的周长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测量工具?为什么?能一下子直接测量出周长吗?那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每条边的长度,课件出示每条边的长度。)

追问:知道了每条边的长度后,该怎么得出周长?指名回答计算方法。

然后独立测量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

小结明确:一个多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

四、拓展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指名回答,阐述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2、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各图形的周长。

指名回答正方形周长、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指名回答第三幅图的周长长度。(可能有同学会认为是30厘米)

指名上台指出该图形的周长。

同时出示各边的长度。并指名计算周长长度为26厘米。

提问:为什么有同学算出来是30厘米,有同学却算出答案是26厘米?

同桌两人讨论一下,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发现:在计算的过程中有同学误把2厘米的两条边也算在了周长内。  

五、全课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指出物体的周长,能测量这些物体的周长,能计算物体周长的长度)

四、作业设计:

1.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三角形(5、5、2)   平行四边形(3、4、3、4)

梯形(5、7、15、7)  正方形(8)

长方形(20、16)     不规则图形(5、5、10)

2.计算下图方格纸上每个图形的周长。(图略)

长方形    正方形    不规则图形

五、资源提供;教学光盘

反思: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 空间与图形 ” 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从“认”到“描” ,又到“摸”最后再“量”。 其次,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再次,好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