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 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
1、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营照了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努力去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欲望。小朋友在小组交流活动中,都能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探索知识的方法和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他人的经验。如,让学生合作用六到七根的小棒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案,合作数鲜花的朵数。这样,学生既感受合作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让所有学生都有效地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2 、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教手段来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创造的美妙情景,集中演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语言表达的韵律美;能把学习内容的大和小,动和静,虚和实,近和远,快和慢,整体和局部之间相互转化打破时间,空间,宏观和微观为学生视听带来的限制,使学生的视野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大的跳跃,加大教学密度,减少教学时间。特别是信息量的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及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使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寓教于乐”成为可能。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敏感,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2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学生已经会认了,教学的时候他们就会显得很枯燥,如果这时老师还进行黑板式的教学,学生肯定没有兴趣,为此,依据教材内容,在引入部分创设一个动物园的场景。告诉学生:动物园里有好多的小动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你们想去吗?顿时,全班的学生就会活跃起来,接着出示一幅动物园的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动物园中发生的故事,但是故事中一定要有数学知识,这样就迫使学生去巩固20以内的数字知识,而且学生的兴趣高涨。又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可以利用小朋友们喜欢吃糖果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出现10个苹果,然后问小朋友这么多的苹果吃不完怎么办,小朋友们自然会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有声有色的回答每个问题。
学习心得:低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好动,特别是一双手喜欢到处乱摸。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操作性的学习,寓教于玩,使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动作思维,达到了乐学和会学。例如在二年级认识除法教学里,学“平均分”,老师可以发给学生6个圆形,让学生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再根据学生各个不同分法,归纳出“平均分”。又比如在“厘米和米”的教学里,老师可让学生用尺子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知,使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活动有机的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启迪思维、解决问题、开发潜能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求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