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案例
11月教案(冯菲菲)
发布日期:2013-12-17   点击次数:    作者:冯菲菲  来源: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由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的组合图形,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位置关系。

2
、通过观察视图,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正确观察组合图形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关系


教学准备: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读视图,学习例题: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请大家看看书上第54页,说说图上的男孩、女孩分别是怎么摆5个正方体?

与书上第52页的摆法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52页的摆法是连在一起的,54页的摆是摆成了两堆,中间有分开的。)

指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这样的摆法。

2
、学习例题:

观察这张例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会有什么结果?

全班交流:从正面看到的是不相同的。2个和3个的位置交换了一下。

从侧面看到的相同,都是竖着的3

从上面看到的也相同,是1个空1个。
你有什么发现:不同的摆法,在某个位置看可能会有同样的结果;要清楚地观察物体,就要多观察几个方位……
3
、试一试
如果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与原来相同,还可以怎样摆?
先指名再说一说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再请学生想这样的形状,先要怎么摆?然后接着怎么摆?
(比如:先一空一地摆2个,这样已经得到要看的效果了,然后再把剩下的3个添上去,5可以分成23已经用过了,那就可以想5可以分成14的情况。)
如果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与原来相同,还可以怎样摆?
请学生模仿刚才的方法,比较有序地边说边摆。

二、完成想想做做

1
、看左边的视图,连线。

如果发现个别学生有困难,再请学生说说自己连线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2
、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如果右图(略)是从正面看到的,应该怎样摆?

预设:这种摆法是最简单的,就直接按照图示可以摆出来,学生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是从上面看到的呢?

预设:这题的关键是右边的2个应该是横摆,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补充:能否从侧面看到这个样子呢?怎么摆?

3
、下面的房子模型,有的从某一面看到的是(图略),先找一找是哪几个,再分别说一说是从哪面看到的。

老师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简单画出分别从三个面看到的示意图。再回答书上的问题。

从众多的示意图中,你发现还有相同的观察结果吗?说说是什么形状和几号模型的哪个角度看到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4
、思考题:

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右边的样子,从哪两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还有一个面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呢?


三、学生的操作活动

我们今天又研究了观察物体,请有兴趣的的学习小组,可以用5个小正方体继续摆,可以像书上的样子,考考你周围的同学。

反思:节课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具体、印象最深的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的感知和体验。学生经历了在境物交融中整体感知,在观察过程中亲身感受,实现了由自主感受到开放感受的跨越。这是一个质的感情飞跃的过程。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提供给学生各种各样的交流感知、感受、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如摸一摸、议一议、看一看、说一说;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是静止不动的,学生联系实际延伸的过程是递进式的:探讨教材内容,回答问题(猜猜);体验观察过程,你有什么发现(说说);深化问题(总结);拓展延伸(反思)。就这样,学生观察物体的过程由境到物,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强化了对观察物体的感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