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研究小结(钱春霞) 12-01
教学设计(钱春霞) 12-01
学期总结会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学期研究总结(臧斌)… 12-18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建构清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学期研究总结(闻益梅)
发布日期:2013-12-17   点击次数:    作者:闻益梅  来源:

 

    2013研究总结
                       闻一梅
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开展了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应运而生,一经提出,就成为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有效教学也十分关注,从学术界到学校,从学者到一线的教师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尽管素质教育实施已有年头,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我国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的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这些现象严重地阻碍着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总离不开备课、上课、评价这三大要素,针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我们提炼出了一些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1、有效集体备课的策略
认真备课”是教学“五认真”中首要的工作,对构建有效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集体备课因其可以突破个体备课封闭、繁琐的弊端,能充分发挥集智、集思、互促的优势,得到大家的认可,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容易出现流于形式、难以操作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扬长避短,我们的策略是:
集体备课是在对传统的个体备课和新型的集体备课的双重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通过区域合作,切实减轻教师的备课数量,让老师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提高备课质量;通过校际间的互通和交流,合作与竞争,促使学校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促进教师备课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区域内整体备课水平的提高和教师能力的提升。
2、有效上课策略的探索
课堂是有效教学实施的主阵地,是有效教学研究的关键,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制约课堂教学实施的要素很多,比较复杂,但归结起来,主要受情境、提问、活动、探究、练习等因素的制约。在对这些要素或要素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进行不断的循环往复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总结提炼了一些有效教学的策略:
(1)有效性情境创设的策略
(2)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3)有效性操作活动的策略
(4)有效性探究的策略
3、有效评价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构建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是我们评价研究的重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