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整万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 “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个级和万级,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读整万数,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设计理念:
认识整万数是学生整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为当一个数出现万级后,它的读写方法不再是原有经验的简单沿袭,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已经无法同化新知,学生必须在读数方法上获得新的突破,即分级计数。让学生运用数级思想来认识整万数是本课的教学关键,它对于学生理解数位顺序表中数位之间的内在关联有着深远意义,为知识的承前启后,实现数学思想、方法上的迁移提供了可能。
如何让数级思想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被有效“提取” 呢?如何使我们的学习不再沦为知识的“搬运”过程,让数学教学具有知识建构的生长性呢?
首先,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以“满十进一”为突破口, 引出计数器产生的必要性,认识计数器的计数方法,这些都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比较轻松地理解、认识万级上的计数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填写数位表,使学生认识到万级数位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其次教师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发现,整万数的数位增加了,但写的方法没有变,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同化。同时,在写整万数的过程中,学生也初步理解万级上的数表示有多少个万。让学生在读数中感受分级的好处,进一步体验万级数的意义,加深对数级的理解。通过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验感受整万数的大小,帮助学生感悟整万数的实际大小。最后联系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与颐和园的占地面积读整万数;又结合恐龙灭绝时间和昆虫的种数写整万数……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读、写数的练习,既增加了数学学科外的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较大的数在描述、表达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使学生随着数概念的形成和实际应用数的经验的积累,数感逐渐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从右边起分别是:个、十、百、千、万。
师: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十、百、千它们所在的数位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板书:个位十位 百位 千位)
师依次拨珠77、9024、1142,指名读,怎么写?(师依次板书;77、9024、1142)
二、认识万级的计数单位、数位和数级
1、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师:(拨9000)这是9个千,再拨一颗珠子,就是几个一千?千位满十了怎么拨?(板书:满十进一)现在数位不够了,怎么办?当数位不够时需要增加新的数位。(多媒体演示)我们知道10个一千是?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个数位叫万位。(板书:万位)
师:现在的1颗珠表示多少?万位上的1颗珠就表示1个万,也就是一万。你能一万一万地继续往下数吗?从一万数到九万,现在是几个一万?再加上一个万是多少个一万呢?是10个一万。根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10个一万又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十万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那这个数位就是什么位呢?(板书:十万位)。现在你能十万十万地往上数吗?从十万数到九十万,现在是几个十万了?再加上一个十万是多少个十万呢?(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那这一位就是?(板书:百万位)。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一百万数到九百万,现在是几个一百万?再加上一个一百万是多少个一百万?10个一百万就是?(板书: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那这一位就是?(板书:千万位)。
2、根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我们又认识了十万、百万、千万这几个计数单位。
师:我们一起从右往左依次来读一读。(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也同时增加了。请把书翻到86页,学生在书上填写数位顺序表。
反馈,齐读。
师:千万位后还有没有别的数位了?(板书省略号)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个级有哪几个数位?万级呢?(板书:个级 万级)
万级的数位和个级的数位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同位讨论交流。
闭上眼睛说说数位顺序,个级和万级都有哪些数位?
三、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1、谈话: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个农业大国。
出示: 2003年我国茶叶总产量七十七万吨,甘蔗总产量九千零二十四万吨,油菜籽总产量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吨。
七十七万,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
指名拨珠,其余学生读,并说说七十七万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七十七万怎么写?指名说,师示范写法。
九千零二十四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同位互查,说组成,你会写吗?请看课本第86页,在相应的计数器下写数,指名板书。
一千一百四十二万,请同学们自己拨珠,在书上填写,教师巡视并指名板书。
师:这3个数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末尾都有4个0)为什么?
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一颗珠也没有,就写0来占位。追问:末尾4个0能不能省略不写?
2、师:这些数都表示多少个万,这样的数都是整万数。(板书课题:认识整万数)
师:整万数都有什么特点?(整万数末尾都有四个0)
师:整万数是怎么写的?
师引导学生小结:写整万数时,万级的数就按个级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加上4个0。
3、师: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体会一下整万数的读法。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师引导学生小结:读整万数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最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师:大数容易读写错,要想读得又对又快,你有什么小窍门?
用分级的方法把万级和个级分开,就不容易读写错了,(在770000、90240000、11420000上画分级线)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检查是不是把数读写对了。
4、师:让我们从一张纸开始感受数的大小。(多媒体演示)
四、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在计数器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
(1)一万一万地数,从一百九十五万数到二百零六万。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
(2)十万十万地数,从九百六十万数到一千零二十万。
同位合作完成,反馈。
2、你会读、会写整万数了吗?那就来考考你。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集体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得又对又快?可以拿笔画一画,再小声读一读、比一比。
请一、二两组同学读左边一竖排,三、四两组同学读右边一竖排。
每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那读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师引导学生体会分级读的好处,并小结读法。
4、师:学到现在大家一定觉得挺累的吧,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祖国的美景。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在图中你找到的数字信息有哪些?自己读一读,反馈。
5、师:其实,数不仅能告诉我们面积,而且大自然中的一些信息也能通过数来告诉我们。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写一写吗?把书翻到第87页,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请写在书上。
师:说说是怎么写的?
光是昆虫就有七十多万,还不算其他的物种,我们地球上的物种真是非常丰富。但是丰富的资源也需要加以保护,要不然……出示图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0000个物种灭绝。
破坏自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出示图片:大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300000-700000人因烟尘污染而提前死亡,25000000儿童患上慢性咽炎。
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五、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课后延伸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了解一下。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要分级计数,西方国家是按什么习惯计数的呢?请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整万数
|
|
数 位 顺 序 表
|
满十进一
|
……
|
万 级
|
个 级
|
10个一万是十万
|
|
千
|
百
|
十
|
万
|
千
|
百
|
十
|
个
|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
……
|
万
|
万
|
万
|
|
|
|
|
|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
|
|
|
|
|
|
|
|
7
|
7
|
|
|
|
|
|
|
9
|
0
|
2
|
4
|
|
|
|
|
|
|
1
|
1
|
4
|
2
|
|
|
|
|
7
|
7
|
0
|
0
|
0
|
0
|
|
|
9
|
0
|
2
|
4
|
0
|
0
|
0
|
0
|
|
|
1
|
1
|
4
|
2
|
0
|
0
|
0
|
0
|
教学反思: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认数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基础。我就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教学起点,从9个千数到10个千,10个千是一万,为后面的迁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打好基础。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的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这节课新出现“万”、“ 十万” 、“百万”、“千万”四个计数单位,学生对于“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建立了初步感悟。
在写数中感受,在读数中应用。整万数的写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通过拨珠与数数,帮助学生了解数的顺序和整万数的意义,并通过计数器上的数与所数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写数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自然地产生“要写几万,就先写几,再添四个0”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感受明晰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推,逐渐将这种明晰的感受抽象为写整万数的方法。
对学生而言,读数是本节课的难点,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读数时,让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最后由学生与以前学的数对比总结出:万级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读,最后加上一个“万”字。
感受整万数的大小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从学生最熟悉的一张纸的厚度到一万张纸的厚度、十万张纸的厚度、一百万张纸的厚度,最后到一千万张纸的厚度,让学生感受大数目,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
一堂课上完后感觉自己这节课的问题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的味道比较重,某些环节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突出,由于讲得过细过多,没有时间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