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整合——课堂因你而清晰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两者是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的。正如古人所说的:“聚沙成塔,汇水为渊”,多个细节能够组成一个整体。而设计好的细节也应该放在学习整体中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应从整体上考虑细节的把握和安排。
“细节” 是可以预设的,根据教学的需要,不管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是为了突破重难点,或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都能通过营造一个个环节与一个个细节的有机整合与精彩相约。
《倍数与因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分析了教材,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下面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课的一开始我请学生们做一个游戏,每位同学利用桌上的12 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们边动手操作边思考: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摆一摆,看看哪组摆出的种类最多。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进行交流。这样的操作和交流活动既为接下来讨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提供了素材,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最后在学生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12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有3 种不同的摆法,由此我们还得到了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不要小看了这三个乘法算式,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就要从这里开始。然后从一个乘法算式3×4=12引出今天的新知3 是12 的因数,4 也是12 的因数,那么反过来12 是3 的倍数,12 是4 的倍数。通过简单的游戏活动,抓住摆长方形这一细节,让学生在细节中领会倍数与因数的特点。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它的教学设计一定是主题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也一定是具体生动、精确恰当的。这些具体的教学细节,不应孤立无序地拼凑在一起,而应按照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组织在一起。把“整体”和“细节”结合起来,从整体入手,整体引领细节,细节服务整体。真正体现“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个教育理喻!
细节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孕育着成功的必然。细节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像浪花显示了大海的美丽,但必须依托于大海才能存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