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内文本的课外阅读研讨
课外阅读可以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的阅读,无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因此在课题开展研究前,课题组成员就此开展了积极的讨论,5月5日,由徐景老师执教《chinese festivals》,她通过对课内文本的剖析,引导学生提炼出了解和阐述节日的几个基本点:when? what? why? How?......,并在课内引入了halloween这个节日的课外读物,学生在徐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从多个维度提炼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人文风貌,并对其中感兴趣的进行个人汇报或小组交流。 有趣的课外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清晰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的表达,而形式丰富的汇报方式则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小组合作的阅读方式更有利于组员间的能力互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徐老师,也在课后的研讨中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反思:1.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是必备前提,有了好的资源,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才能找到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2. 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分阶段分步骤开展,立足学生,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节课就能练就。徐老师的反思为我们下次研讨提供了很好的方向,立足学生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