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7-06-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范琴霞 |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阅读品格:阅读品格主要包含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PIRLS(Mullis et al.2009) 的阅读评估框架将阅读品格界定为“阅读行为与态度”(reading behavior and attitude),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频率、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动机、自我评估等。
?本课题研究背景:
1.农村小学学生普遍缺乏立体的英语学习环境,课堂作为主要的英语学习阵地,课外没有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就更谈不上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2.教师为了的分数而进行应试性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关注正确答案,缺乏真正的阅读体验。
3.平时的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侧重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在英语知识方面关注颇多,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本课题研究意义:
关注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在良性循环中互动发展,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2. 参与人员
姓名、
手机号 教龄/学历 所在单位 当前所任年级/
班级及人数 单位职务、
本课题承担任务 备注
范勤霞 19/硕士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三(2)班 52 教师、实验班级、
文件管理 论文,课例
吴如月 11/硕士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三(5)班 52 教师、实验班级、
负责摄影/摄像及文件管理 论文,课例
3. 研究目标
总的目标是在课程视野下探究农校小学英语阅读品格养成的策略,使学生会阅读爱阅读的同时提升阅读素养。
1.通过设立“阅读漂流角”“读书分享会”等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2提供线上线下的英语绘本,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3.架构合理的课时安排,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
4.促进教师课程观的建设与专业发展
5.建构所在班级学生积极的英语阅读品格。
4. 行动计划 (五、六月份)
(1) 选择三年级三(2)、三(5)班为实验班级,对学生阅读起点水平进行测量,确定学生的阅读级别,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2) 学习相关材料,并及时上传文献综述至课题网站。同时将在线上与同伴交流学习心得。
(3) 尝试每周一课时的绘本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4) 每周四中午11:50—12:05进行“读书分享会”
(5) 每周六微信群提供一电子绘本,学生可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也可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表达自己的想法。
(6) 整理近两个月的研究内容写成文稿。
|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
|
栏目列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