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研究小结
一、读前应引导激趣。开展探究式学习
课外阅读的本身是一种极有乐趣的活动,但这种乐趣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发掘、去寻找,需要教师去引导、去激发。如果学生对所要阅读的材料有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去参与,这样的阅读活动才更具有积极意义,学生才会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先要乐于参与,才会慢慢乐此不疲,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引导激趣是开展课外阅读的关键一步。
在引导课外阅读时.主要是采用背景介绍和问题创设两种方式来激趣。
1、背景介绍主要是介绍小说的作者、写作背景、小说内容简介和作品评价,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拿起小说亲自读一读的兴趣。例如: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先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性格特点:汤姆不仅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还集中体现了智慧、正义、计谋、勇敢乃至领导等才能。汤姆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破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着行侠生活。然后我又侧重描述了汤姆出让刷墙权,展现领导才华的故事,引起学生们的一阵阵笑声,激发学生亲自到小说中去领略一番英文版故事的兴趣。
2.问题的创设是为了吸引学生去阅读文本,去探究问题,把阅读兴趣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培养自觉去探究.主动去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导阅读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1)既然是历险,文中记述了几个历险故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2)汤姆的淘气是体现在他对家人、伙伴和学校生活方面,我们中学生也有淘气的时候,比较一下自己的生活故事和汤姆有什么不同?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就只能自己身人其境,打开小说文本,认真寻找和辨析,主动思考和解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答案。由此可见,兴趣引导得好,就可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满怀激情地读下去.进入充满趣味的阅读世界。激趣的主要目的是要激发兴趣,活跃思维.营造气氛,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阅读欲望.从而有效地做好各项阅读活动的铺垫工作。
3、读中要融入自主性学习。开展个性化的任务型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 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外阅读中,开展个性化的任务型阅读活动.融合自主性学习.在活动中把阅读兴趣进一步深化、落实、提升,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主要设置这三个层面的活动:
a.要求学生限时限量通读小说,锻炼快速阅读技能
每天要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体会原汁原味的英语,学会熟练地运用skimmimg,scanning等阅读策略,尝试用小标题概括主旨内容,简要复述文中主要内容。通过锻炼相关阅读技能,去帮助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b.设置不同层面、不同难度的任务型阅读活动,要求学生重读小说并熟练运用阅读技能 常见的任务型阅读活动有词、句、篇不同层面,每个层面也有不同难度的阅读活动。例如,在词的层面有:A例举:要求学生列出所阅读部分的生词,这时学生需利用查读和跳读的方法,同时做好笔记,然后要求他们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或查词典,从而学习词汇和扩大词汇量。B分析运用:针对不同内容。设置词汇题目.重在理解词汇在具体语句、语境中的精彩运用。例如,在指导阅读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部分时,要求学生关注汤姆和姨妈在对话时使用表达”说”的动词。比如有:said、replied、repeated、shouted、called、asked.~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作者使用这些词和说话人的身份、性格、语气以及说话人内容上有什么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在词汇运用方面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写作时选择使用恰当的词汇。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能力任务的难易度和课余时间的多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使阅读活动能充满个性化色彩。而任务的完成又达到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的目的。C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开展自主性学习,综合提高语言能力。学生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或者阅读不同书目的时候,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词、句、篇不同层面的阅读,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在某本书的阅读中可以专注于词汇或句子或语篇上,深人地研究、体会和学习,在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技能时,多角度多方位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