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k George》/英语活动
1、 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2、 活动目标:
(1) 在听听看看中,掌握《Bark George》的故事内容,学会几个常用英语单词cat、pig、duck、cow。
(2) 在说说演演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英语活动带来的快乐。
3、 活动准备:英文绘本《Bark George》、主人公头套三个、小猫、小猪、小鸭、小牛玩偶各一个
4、 活动过程:
⑴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介绍英语绘本《Bark George》。
师:小朋友们,小狗是我们的好朋友,带给我们很多快乐,那小狗平时是怎么叫的?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书里George这只小狗是怎么叫的。
⑵教师用较慢的语速讲述故事《Bark George》的前半部分——George总是发出别的小动物的声音。通过递进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鼓励小朋友大胆思考。
师:小朋友告诉老师,George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师:你们猜一下它为什么会这样?
⑶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并利用玩偶进行单词教学。(因为情节是重复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小朋友去猜故事情节。)
我通过绘本分析发现,故事中很巧妙的是deep的出现次数,随着医生不断地从George肚子里拿出小动物,deep的重复次数也增加,所以教师可以在读这个单词时语气夸张,带动课堂气氛,鼓励小朋友可以 和 老师一起念这个单词。
师:医生从George肚子里拿出的第一(二、三、四)个小动物是什么?(教师根据提问不断拿出拿出玩偶,进行单词教学cat、duck、pig、cow)
师:George最后叫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声音?(hello,这次George肚子里有一个人!)
注:教师根据课堂效果,观察小朋友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程度,如果大部分小朋友不是很理解,教师可以用中文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因为如果故事不理解,后面的游戏无法进行。
⑷角色扮演游戏。教师请三个小朋友戴上准备好的头套,把故事重现,教师旁白。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小朋友大声念出所学单词,例如在医生拿出第一个小动物时,教师示意小朋友用英文念出来。
⑸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一个好朋友——George,帮助他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小朋友自己也学到了小本领,真厉害!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课堂教学。
6、 活动延伸
教师将绘本《Bark George》放在区角,让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再次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