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理论学习
小古文,顾名思义,小学生学习的古文,也就是短小浅显、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半文言文。
学习小古文究竟有什么作用?难道只是为了打出某个学校的“学校特色”?其实,小古文教学有着很深远的意义。
首先,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打好初中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语文教学三大难,“文言文、周树人、写作文”。说到文言文,难就难在小学连接触都没接触过,而到了中学却要一下子学得精湛。未曾重视,何来成绩?可大多学校不能将目光放长远,小学之中没有任何触及文言文的机会,注意的是“横平竖直”诸如此类的本分工作,以致一些小学“学霸”到了中学手忙脚乱,对文言文产生抵触情绪也是必然的。教过高中、初中的我,特别深感“三大难”要从娃娃抓起,然而也只能扼腕叹息,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而小古文教学一不要背,二不要记,完全是“在玩中学”,自然可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有了,那么大家无法不重视的“成绩”,其实也能慢慢体现出来。兴趣之于孩子,就像一只蝴蝶,他追着飞舞的蝴蝶前进,自然充满了精力与热情;而老师的管教、家长的训斥之于孩子,则是一只猛兽,他被猛兽追的又烦又怕,被动地走两步,老师家长一个不注意,就马上原地不动了。
其次,积累文言文语感,提升潜在语文写作能力。
文言文真的是死记硬背才能学出来的么?非也。积累了语感,融入了语境,反而更能学得好,更能体会出文言文的精妙。我对文言文一直十分着迷,因其句子洗练,字字珠玑,韵味无穷。如朱老师编著的《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所节选的《明文精选·闲赏》中对秋的描写:“金风瑟瑟,红叶萧萧,孤雁排云,寒虫泣露。”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起“秋天是金色的,满山的枫叶都红了,一只大雁……”的现代文,上乘不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