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研究教案(陈惠芬)
发布时间:2022-04-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惠芬

第6课       雨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2、借助注释,能将古文《雨》翻译成现代文。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一、复习导入。

1、谁能通过背诵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积累的小古文。《放风筝》《芦花》《日月星》《乡村》

2、这些小古文都很简短,但是富有韵律。读起来音袅袅,意悠悠。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朗朗上口、意蕴悠悠的小古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揭题。

1、学习小古文和古诗一样,要从题目入手,由“雨”字你想到了什么?(下雨时的景象,学生谈下雨的经历。)

2、雨是天的魔术。【播放图片,解说:雨丝飘飘洒洒,小雨淅淅沥沥跳到地面,在屋檐上跳舞;大雨如注,倾盆而下。你喜欢这样的雨吗?】让我们走进这篇小古文来感受蒙蒙小雨。

三、读准读通

1.师范读:小古文里的雨是什么样子呢?先听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2.教授方法:孩子们,你们一定能读得比我棒。不过要胜过老师,需要一步一步来。①看准生字,文中只有一个生字,你会读吗?出示“渐”读词“晨雾渐浓”;②看准标点,注意停顿。你能读得很有节奏,更顺畅。自由练习上几遍。

3生练读:谁来尝试一下第一句?

预设: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能读得这么流畅,你真是个会读的孩子。

谁来尝试第二句?(读得真好。)大家一起像他们这样读一读,齐读《雨》

几遍下来大家就把小古文读得既准确又流利,而且带着一些节奏感。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短句都是四个字,四字成句,结构整齐。)(缺一遍读)

四、读懂

1.同学们读得很不错,不过要想读出小古文的韵味还要读懂、理解它的含义。

2.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小古文,多读几遍,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后交流。

预设:字词。

①“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下雨前,天气阴沉。早上的雾变得越来越浓。)

晓:早晨。回顾《春晓》(学小古文就要大胆地借助已有的知识来猜,好多字词的意思你一猜就能猜准);渐:慢慢地

细雨如丝:细细的雨像丝一样纤细、轻柔,细雨还像什么?(牛毛、绣花针、松针) 我们可以说:细雨如    (如毫、如烟、如雾、针)

细细的雨像丝一样纤细、轻柔,我们读得时候也要轻轻柔柔的,谁来读读“细雨如丝”,带着这种感觉把第一句读读。

我们看一个如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就写出了小雨细细密密的特点,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用上了比喻或者带有“如”的词语(暴雨如注、料事如神、度日如年、惜字如金、江山如画、守口如瓶、栩栩如生、呆若木鸡)

②“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止” 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理解“止”停止,雨停了。组词法也是我们学习小古文常用的解词方法。“初”开始“出”出现

待到天黑雨就停了,细雨停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呢?

“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看图,这么美的景色,你一定要读出美感。

师: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美丽的雨后景色?(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皓月像害羞的姑娘一样渐渐升起,天地间一片澄静明朗)

结构:

除了读懂了它的意思,你还读懂了什么?(作者在写雨,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不单单写下雨时怎样,还写了雨前、雨后。)

雨前雾浓阴沉,雨中细雨如丝,雨后月朗风清,你能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吗?

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生提出疑惑,交流解答)

五、诵读

汉语是世界上最具有音乐性的文字,古人诵读文章的时候,读着读着仿佛音乐一般,很是好听。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指名读,齐读)

老师觉得这么美的景色还是应该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谁想读一读。

1、配乐。配上音乐,小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就更足了。【指名读、女生细柔的声音最适合读;男生声音响亮又不是节奏之美,来读。】

2、背诵。你背过了吗?(可以同位之间相互检查一下。)指名背诵。全班背诵。

六、拓展。

古人的笔下的雨姿态万千。小雨像牛毛,似丝线,你还记得那夏天的雷雨吗?

1.出示《雷雨》:夏日如火,忽见西北角,有黑云起。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来,大雨来。须臾,云散雨止,红日西下,蝉鸣树间。(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下了火,忽然看到西北角有黑云浮起。接着看到了很亮的闪电,听到了隆隆的雷声。大雨来了,大雨来了。一会儿,云散去,雨就停了。太阳逐渐落去,蝉在树上鸣叫)

2.我们可以按照刚才学习的步骤来自己读通读懂读好这篇小古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读通,指名读;②多读几遍,猜猜含义,生说意思;③读出节奏和美感,雷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读出气势。

3.现在我们把两篇小古文放在一起,你再来读读,看看有什么发现。(总结特点:句式短小整齐,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写法上都先写了雨前雨中雨后。)

七、写

我们看小古文短短几字写出了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景,你也可以试着写一写。你想写写什么天气。生交流,师引导。生写,师评。

总结:文言世界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现在同学们开始读小古文、模仿写小古文,拿到了打开宝库的钥匙,,就能从这座宝库中寻到很多的宝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