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2、借助注释,能将古文《菊》翻译成现代文。
3、背诵课文。通过对古文的学习,了解菊花的傲霜独放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让学生了解菊花其他形状,了解菊花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名篇,流传至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则古文。文章虽短小,内容却十分丰富。 板书课题:*14、古文二则
齐读课题。
2、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古文,《菊》。
(1)板书:菊
(2)秋天,花中的佼佼者当属菊花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美。
(3)谁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菊花呢?
3、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菊花的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师领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4、交流朗读。
(1)指名分句读。先注意读准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顿。
(2)同桌互相读。
(3)齐读。
三、研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或借用字典,自己先试着理解一下这则古文的意思。
2、学习第一句。
(1)读一读句子。
(2)对照注释,理解关键字“溢”的意思。
(3)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3、学习第二、三句。
(1)读一读句子。
(2)理解关键字“其、或、赭”的意思。
(3)试着连起来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3)感受一下菊花的花瓣如丝线,如蟹爪,菊花的颜色各种各样。再说一说,菊花还有哪些形状呢?
(4)齐读句子。
4、学习第四句。
(1)读一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呢?
(2)同桌互相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大家交流。
(3)人们之所以爱菊花,不仅是因为它的美丽,还因为什么呢?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吗?(因为它有不畏严寒的精神。)
(4)小结:是啊,严霜降临,百花凋零,菊花却傲然盛开,真是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
(5)齐读句子。
四、齐读全文,小结复习。
1、齐读这则古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菊花的?
板书:香味 形状 颜色 性格
2、师引读全文,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则古文的意思。
3、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四个方面来背一背这则古文呢?
学生背诵。
4、师总结:短短的几句话,却写出了菊花的清香四溢、形状各异、色彩丰富、品格高尚,也道出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喜欢菊花的原因。
五、拓展作业。
1、自古以来,有许多诗人,文学家曾写过许多关于菊花的诗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