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教案1
发布时间:2023-04-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兰芳

《囊萤夜读》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恭 勤4个生字,会写囊 萤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课件出示:图文】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

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凿壁偷光》《映月读书》和《囊萤夜读》这三则文言文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热爱读书。由的故事导入,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4.点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课文,感知课文。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如果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节奏准确,对课文内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肃敬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预设: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练囊(用白绢做)。【课件出示】

预设:从囊萤(用袋子装)练囊(用白绢做)中,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4.预设交流【课件出示】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板书: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课件出示】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设计意图:理解文本,探究交流。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