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研究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3-05-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兰芳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会写逢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课件出示1

李太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谪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课件出示2

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

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课件3

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平舌音,后鼻音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逢卒

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点横折折撇捺。

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

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3.读后学生评价,【出示课件4】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放弃的意思,在文中指老婆婆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出示课文大意:【出示课件5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板书:李太白放弃学业老婆婆铁杵成针)

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出示课件6

(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出示课件7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五、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内容:

铁杵成针

李太白放弃学业老婆婆铁杵成针

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