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竿入城
教学内容:《截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截竿入城》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截竿入城》ppt。
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
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
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
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
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截竿入城》。
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不要自作聪明。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