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案 王彩霞
研究教案 王彩霞
发布时间:2024-0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彩霞

研究教案 王彩霞

朱自清先生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几千年来,文言文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道”的重要载体,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并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价值观。因此,教学时,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循着文言文的脉络,找到中华文化的根,塑造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年级的学生正和司马光的年龄相仿,像《司马光》故事背后的美好品质,同样会感染着学生,在不自觉中成为他们的信奉和品质。在充分朗读、默读和理解了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理解人物的美好品质。

情境表演时,教师可以采访学生:司马光,你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在表演中补白人物的形象与内心世界。师:“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联系生活实际,想想那个孩子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生1:我会很害怕,乱挥手。

生2:我会在水里挣扎,很想从瓮里出来。

师: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生1:会大声呼救。

生2:会爬上瓮去拉他。

生3:会跑去找大人来救人。

师:我们看文中的群儿怎么做的。出示:“众皆弃去”与“光持石击瓮破之”。来,大家想想:司马光为什么选择“持石击瓮破之”的方法。

生3:司马光很聪明。落水小孩情况紧急,需要马上救起来,喊大人来不及了。

生1:是的,我大声喊人,可能还没喊来人,小孩就已经淹死了。

生4:爬上瓮去拉人更危险,瓮那么深,要是再掉一个下去就麻烦了。

就这样,学生自然得出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冷静机智的特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