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课题:《培养小学生小古文阅读兴趣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传承和发扬。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小古文,对形成小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传承国学
2、扎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
3、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4、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人格
5、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内在的能量,产生学习的激情,激发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研究内容:
小古文教材要有趣味化。从内容到形式能够吸引小孩子,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小古文,形成趣味小古文教材。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1、依托《中华寓言成语故事》、《孟子》、《中小学生经典诵读》等,这些书中有很多设适合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短小的文言文,这些文章都是课程标准中推荐和要求的,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2、结合苏教版的教材连接小古文。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的故事,都有它的出处如《惊弓之鸟》、《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三顾茅庐》等。如果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朗读和背诵这些文言文,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大有裨益的。
3、选用其他版本的教材,教学小古文。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小古文的篇目,如《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可以借过来作为小古文教学的内容。
四、研究措施:
1、进一步明确本学期的具体任务和研究步骤,有条不紊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深入系统地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目标与现实的梯度衔接,有步骤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研究和探索,不断产出阶段研究与实践成果,并不断完善设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最终实现设计目标。
4、以课题工作为指导,紧密结合本班的教学任务,针对问题搞好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有意识地开展实验。定期进行工作总结。
5、积极参加学校教学教研活动,力争上好一节研究课,撰写出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