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 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 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 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 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
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乡偶书》中“少小离 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音应 该是“cui”,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4,就不和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 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多半希望学生 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 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 己翻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 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 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 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 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
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 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 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 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 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 抑孤独的心境。
理论学习笔记(刘娟萍)
发布时间:2024-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娟萍
|
![]() ![]() |
方案计划{更多}
![]() |
个人研究计划(陈惠… | 11-08 |
![]() |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 11-01 |
![]() |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 10-18 |
![]() |
个人研究计划(周亚… | 10-11 |
![]() |
个人研究计划(钱春… | 09-27 |
![]() |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 09-27 |
![]() |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 09-27 |
理论学习{更多}
![]() |
一月份理论学习(钱… | 01-09 |
![]() |
1月理论学习(李春… | 01-09 |
![]() |
1月理论学习(刘娟… | 01-09 |
![]() |
1月份理论学习(钱… | 01-09 |
![]() |
1月份理论学习(刘… | 01-09 |
![]() |
1月理论学习(陈惠… | 01-07 |
![]() |
一月份理论学习(许… | 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