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学期总结 06-23
六月份研究小结 06-23
五月份研究小结 06-23
研究小结 12-19
课题组英语教师绘本创… 12-18
个人研究总结(徐丹)… 12-18
获奖课题研究案例(蒋… 12-17
课题研究论文(蒋文丽… 12-17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课题概况>>课题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课题方案
发布日期:2011-06-01   点击次数:    作者:李红燕  来源: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课题方案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李红燕
一、研究背景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中的新鲜血液、时代内涵,与时俱进。因为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实践服务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做事的能力。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的需求。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有创造力。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现实生活,我们的英语课堂更是如此,离开了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语言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本人抓住这一特点,联系本校学生实际,结合前人研究情况,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生活化,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素材,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化,让学生的日常生活英语化,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二、概念界定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效率。因而,易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加、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让我们的英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我们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英语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再改造,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2、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型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研究内容
教学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教育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创造、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生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
我们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建构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1.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呈现生活化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的同时,摆脱对固定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由师生共同整合生活资源,寻找到教材的语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来进行语言训练,拓展训练渠道。
(1)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2)扩展教学活动步骤。
(3)调整教学顺序。
2.以情景为铺垫,寻找预设与生成的生长点。
(1)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
   
(3)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景
    (4)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5)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
(二)向课前课后延伸,使英语学习融于学生课余生活。
1.课前师生开发课程生活资源。
(1)学生英语周记。
(2)快乐英语角活动。
(3)家庭英语亲子活动。.
2.课后学生积累课程生活资源。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保持学习兴趣,更需发挥生活资源在语言学习中的长期优势。积累生活资源即是从另一个角度利用课程生活资源的一种积极尝试。学生积累的过程也是显示成果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单元主题的教学,让学生把相关生活主题收集起来,让学生编写他们自己的采蜜集,增加他们的英语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交际场所,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交际运用范围。
(1)课堂上,让学生明确交际活动目的,指导学生进行交际运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的教育、引导使学生肯说、好说、勤说。我们都清楚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这种环境应该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无形的环境指的就是一种学习的氛围。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环境的欠缺是导致学习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群体力量,创设一个“英语王国”,让学生能受到这种浓烈气氛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   
(2)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优化策略,充分发挥深长的监督作用。指导家长学会配合好学生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真正进行有效的交际运用,在实践中发展。
(3)拓宽学习空间,课内延伸,课外拓展,充分结合好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课外活动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能拓宽活动范围,时间内容更灵活,变换的场地处处是他们用英语的天地,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中学中玩,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五、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法
   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生活化教学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行动研究法
    组织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听课指导,提高研究的水平。
    3、信息反馈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4、总结评论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六、研究的步骤
㈠研究的准备阶段:( 2010年11-12月)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组织调查学生英语素养发展水平及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整理。
3.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
㈠研究的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 2011 年2月—2011年7月)
a.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b.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
c.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
d.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第二阶段( 2011年9月—2012 年1月)
a.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模式。
b.课堂教学第二次实践。
c.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3.第三阶段 (2012 年2月—2012 年7月 )
a.课堂教学观摩课。
b.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邀请专家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指问题为主。
c.结合课题,修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模式,检验试验效果。
d.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
㈢研究的总结阶段。 (2012 年9月—2013年2月 )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
七、研究对象
小学三~六年级学生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英语生活化案例集
  2.研究报告
  3.优秀英语课堂实录及课件、光盘、录像带。
  4.教师研究论文汇编,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资料汇编。
九、课题组成员情况及分工
组长    李红燕 小学高级 全面负责
副组长  李菁   小学高级  负责课题策划组员   
副组长  蒋文丽  小学高级  负责课题策划组员  
主要组员 王小利 小学高级 负责资料的积累、整理
主要组员 徐璟  小学一级 负责三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
主要组员 甘丹  小学一级 负责四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
主要组员 蒋永仙小学一级 负责五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
主要组员 张超  小学一级 负责六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
主要组员 郭如洁  小学一级 负责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
 
2010年12月 
                                                                                                执笔:李红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