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等基础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初步的语感和听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在课堂内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灵活运用,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因而教学成效小,遗忘率高,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探索小学英语教学的出路。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生活”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这样,就给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让英语教学生活化,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英语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具体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 组织生活语言,活化语言材料
语言首先是有声音的。人们的交流离不开听说。小学英语更要从视、听、说入手,然后逐步提高读写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语言交流情景中,借助投影、图片、实物、表情、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联系我们的生活,将文字活化为我们的语言。
目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有许多,其中最容易被接受的是生活化英语教学。因为那些与生活密切有关的,每天重复出现的生活内容,能降低小学生学英语的难度,自然而然地运用。反之会遗忘,甚至会影响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如孩子学习“Good night”时,教师可以扮演妈妈,用小椅子拼搭成床,在生活的情境中,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和妈妈道晚安:“Good night!”从而学得英语,并能运用于现实生活。
2. 扩充信息容量,使思维得以扩展
教材是语言学习的依据,因受篇幅、课时的影响,教材不能囊括生活。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半径,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例如,家是孩子最熟悉和喜爱的地方,是他生活的第一环境。因此,许多与家庭联系的生活内容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包括家庭成员、职业、居住状况、家居摆设、服饰等,每一项都可以扩展内容。如在学习4A Unit6时可以学习shirt、 skirt、 blouse、 coat等其他服饰。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如,“This is my dress ,it’s nice.”“Look at my skirt .Do you like i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