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找准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把自己的教学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兴趣。
1. 善于模拟真实情景
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种形式中模拟真实情景,调动多种感官,能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愿望。
2. 合理利用真实情景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最真实、最直接的信息,教师可适当把握时机,合理加以利用。
3.精心创设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模拟表演、多媒体等来优化教学环境,使之形象化,真实化,能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①实物情景
根据小学生直观性、形象性、生活性思维较强的特点,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来导入新课,引出新单词,创造日常生活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与经验,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所学英语知识的陌生感,而产生亲切感。如在教学fruit时,教师拿出苹果问:What is this? It’s an apple.这样导入,学生学得快、印象深、记忆效果好。
②画面情景
有些人、物、场景等是无法用实物展示的,这可以借助图片、卡片、简笔画等进行教学。既简单易懂,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形象感知和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有些日用品、小动物等可以用几笔勾画出来,学生得心应手。
③活动情景
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建设校园文化,组织多姿多彩的英语班级活动、英语校园活动,尽量让学生在英语的海洋里游泳。在班内开辟英语角,开设英语小报(两周一期),在广播站的部分节目采用汉语英语双语播音,学生负责采集稿件、编辑和广播,举办英语歌咏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编排英语小品,请中学生校友回母校介绍学英语的经验。在校内设立“学英语标兵”光荣榜。每星期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开设英语活动课,让学生走出课堂,做英语游戏,如猜一猜、找朋友、捉迷藏等等,开展课外活动。在英语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会了人体部位名称,以“Touch your…”这一句型开设活动课,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口令,其余学生做动作,口令有慢到快,看哪一组的反应快,动作准确,最后给优胜组发奖。于是,“奇异”的情景出现了,当读到“Touch your mouth.”时,有的学生却摸了“nose”当读到“Touch your ears.”时,有的学生却摸“eyes”。幽默的语言、怪诞的模样和滑稽的动作引人发笑,这种喜剧效应有助于小学生掌握英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