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学期总结 06-23
六月份研究小结 06-23
五月份研究小结 06-23
研究小结 12-19
课题组英语教师绘本创… 12-18
个人研究总结(徐丹)… 12-18
获奖课题研究案例(蒋… 12-17
课题研究论文(蒋文丽… 12-17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8
发布日期:2012-01-05   点击次数:    作者:蒋永仙  来源:

怎样使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而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但以往英语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而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由此可见,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认真思考,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认真钻研教材,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努力将“生活化”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一、注重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基点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所有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所以老师在备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备学生,要考虑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所需、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呢?我想,基于生活的内容、有情趣的内容、充满生命力的话题才是学生喜欢的东西。比如,当学生在学习Do you like…? What’s your hobby? What’s your favourite…?这样的话题时,他们在课堂里表现得思维活跃,踊跃参与,积极主动,老师就应善于利用好这种契机,鼓励和保护好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欲,不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2、教学设计应以“就近”为原则,以生活为语源

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就近原则”,常常把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内容分隔开,书本是书本,生活归生活,结果造成所设计的教学情景远离生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和巩固用英语数数字时,老师不断地让全班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却没有想到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让学生在说数字方面得到锻炼和巩固,如:电话号码、邮政编码、汽车牌号等等;再如,在教四年级第三单元重点句型I like …..with…. , 我们除了通过出示图片和电脑等多媒体来突破 with 这一重点,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我喜欢某件上衣搭配某条裤子或裙子”这个意思的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深化学生对这一语言的运用,我们事先可以布置学生穿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来上课,然后在课堂里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情景,让学生不断地说:I like the red jacket with the white pants. I like the white shirt with the green skirt. I like the blue dress with the pink shoes等等,教学情景就在身边,语言背景来源于自己所穿的最喜爱的衣服这一生活实际,显得亲切、自然。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时,要巧妙地利用好身边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要“舍近求远”。

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学生家里的内容作为交流的话题,如:My Family, My Father, My Brother,My Bedroom等等,学生通过这种话题的训练,激发了他们说话的欲望,拉进了他们与老师的感情,同时通过谈My Father 等家庭人物的年龄、爱好和生活习惯时,加强和深化了他们对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使用和理解,通过对My Bedroom这种表示“某地有某物”的描述,提高了他们进一步区分和使用There be 和They are句型结构的能力。这种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3、教学设计应以教材为蓝本,以拓展求发展

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前提是要基于和忠实于教材的情况下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灵活有效地使用教材。在优质高效地完成好课本内容后,我们可以把书本内容引伸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校外生活以及他们的生活体验,以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和语言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比如,学生学了In the Park,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谈 In the School, 学了描述My Bedroom, 就让他们学着描写My Classroom。当学生学了一定量的关于食物的名称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分类,哪些是healthy food.,哪些是unhealthy food。这样,通过这些基于生活的话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二、强调课堂落实

1、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社会的场景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的、有意义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场景或情境,其学习与迁移可能是不同的。因此,设置较为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必将有助于将学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迁移到实际情境中去。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应该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如,在教Christmas这个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扮演成圣诞老人,教室可以以Christmas Party形式简单地加以布置,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体验异国文化的感觉,从而使语言更加真实化、生活化。在教Shopping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把讲台设置成营业柜台,老师是营业员,学生是顾客,或者学生当营业员,老师成为顾客中的一员,学生在这个模拟的且又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怎样用英语购买东西,使英语语言走向生活。

2、组织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游戏

孩子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课堂里围绕着教学内容适当地、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游戏,孩子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如,低年级课堂里使用的“锤(塑料做的)”,学生很感兴趣,当老师把学生学过的几个单词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发出指令,学生必须按规定的距离,在老师发话之后马上跑向黑板按照指令用锤锤在老师说的图片上,速度快的且又准确无误的为胜者。又如,Touch and Say, 把学生的眼睛用布蒙着,然后让他触摸袋子里的物品,用手感知物品的形状,之后说出物品的名称;Taste and Say, 同样的方式关闭眼睛的功能,让学生用嘴品尝某种水果的一部分,然后说出被尝水果的名称。这样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在生活化的游戏中学习语言,从而使英语教学生活化。

3、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简笔画等其他教具巧设情景

情境教学法是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技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方法。它是通过实物,图片,手势、简笔画等的直观手段,直接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练习英语,排除母语干扰,加速培养学生直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些直观教具是创设教学情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际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捕捉“临时道具”,又要做到“有备而来”, 从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式巧设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4、利用角色的扮演模拟生活情景进行语言实践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模拟生活情境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爱表演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爱子的表演欲给孩子创造情镜进行语言实践。倘若仅满足于对单词、句型概念化的解释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只有重视情景教学。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把文中的形象和内在的含义,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把简单、呆板的教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景中,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寻找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

5、利用多媒体去创造动感的生活情景
    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能起到更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得我们能够轻松自然地将真实的语言情境、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和谐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亲临其境,身处其中,使语言学习更加形象、生动、有效。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语言得到实践,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记忆和强化。

三、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研究。

“反思性教学就是对于教学过程的各步骤提出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予以解答,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而行动研究,是指“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调查”。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以便改进教学。Action research is used to refer to teacher-initiated classroom investigation which seeks to increase th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o bring about change in classroom practices. Action research … consists of a number of phases which often recur in cycles: Planning --- Action --- Observation --- Reflection行动研究常常抱还有循环往复的特定程序:计划—教学行为—观察—反思。

       我们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调查、通过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首先找到围绕英语教学生活化这一课题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相关改进措施,继续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在时间的过程中注意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反思研究,最终达到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生活。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研究教材、积极大胆开展课堂实践、善于开展反思性行动研究,相信学生一定会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步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的积极性,相信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这一实践将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