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的英语口语教学工作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生活化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作为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英语课,只有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由于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母语状态下,以致许多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使孩子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容易接受。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英语教学,特别是生活化的英语口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生活化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热身:每节课开始,学生虽走进了课堂,注意力却有可能还在课堂以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前活动的形式应采用多样化,如轮唱英文歌、说绕口令、英语单词接龙、做动作说单词、摸猜游戏、报数等等,让学生唱首英语歌,接着做2、3分种的日常生活情景对话表演,目的就是让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贴近学生生活和充满轻松,愉快的英语的氛围,通过人人参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样既锻炼了听说能力,又调动了师生情绪。并将学生的注意力也有效地转移到课堂上来。
课中练习:譬如,在教pencil、 ruler、 bag、 book 等学习用品时,可开展学生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单词接龙游戏,传话游戏等。结合I have a…句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用品,设计抽奖游戏,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兴致盎然地学习语言。又如在教完数字1-10后,可让学生带来他们最喜欢的遛遛球,一边玩,一边数,学生们既玩了球,又复习巩固了数字,一举两得。如此将枯燥、机械的单词运用到生活化的语言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个别-小组-集体三种形式进行交叉训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机会,渐渐地把语言难点融化在交际操练中。
课末巩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临下课前5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注意力分散。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让每节课有始有终。可设计了一些锻炼口语的竞赛类游戏,使教学活动达到另一个高潮。
生活化氛围,加强口语对话的操练。
小学英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和用语,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创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景,让学生在近似于生活的情中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例如,在讲食品与饮料这一课时,可让学生把物品带到课堂中,先用英语介绍几遍,然后摆在讲桌上,谁想尝东西就必须先把这个英语单词说一遍,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大多数学生可以在一节课内就掌握食物和饮料这些单词,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一课时,可设计为班中一个小朋友过生日的情景,让学生们先商量要送给小朋友什么生日礼物,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语言,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地使用和巩固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及各种表示饮料、水果、食品和文具的单词;接着让学生为生日的小朋友送礼物,大家争先恐后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并说“It’s for you. Happy birthday!”。还可借助音乐和灯光烘托情景,在美妙的《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的英文歌曲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地学英语,学习的乐趣不言而喻。
尽量将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或者是借助学生喜欢的卡通和科幻人物来学习语言,如在教学低年级的打招呼用语时,设计向五个奥运福娃打招呼的情景,请学生带上头饰扮演福娃,还配上了欢乐的歌曲,学生见到了熟悉的漫画人物乐不可支,争先恐后地运用学到的英语同他们打招呼。
生活化激励,做到有总结,有评比。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喜欢表扬的心理,在每一项活动后都适时适度地评价,有时用语言,有时用几朵小红花,最好是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奖励措施,达到激励上进生和鞭策后进生的目的,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学习、使用语言,为他们将来更好地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