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活英语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包括课堂和课外的在内的全部学习过程,它们都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而生活则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知识的广阔天地。因此,要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将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在生活中丰富、提高,更让英语与生活融为一体。
1.鼓励学生进行英语日常交流
心理学规律证明,学习外语如能最大限度的接近实际交流情景,那么交流能力的形成会更快、更容易。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畅所欲言,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当“妇女节”、“教师节”、“儿童节”等节日临近时,教会学生用“Happy Women’s Day ”、“Happy Teachers’ Day ”、“Happy Children’s Day ”等美好愿望为母亲、老师、同学送去祝福。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彼此感情,还使英语学习时时在身边,刻刻在口中,既可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2. 设计生活化的英语作业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电话、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使英语运用于生活实际。如让孩子设计一张名片,用英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地址、爱好等等,让孩子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语书签,根据班级英语程度,让孩子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等等。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图,设计策划,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总之,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让学生 “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演一演”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爱英语,将课堂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以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大课堂, 让学生在这块生活舞台上, 焕发生命的活力, 最终, 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语交流, 使英语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 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