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学期总结 06-23
六月份研究小结 06-23
五月份研究小结 06-23
研究小结 12-19
课题组英语教师绘本创… 12-18
个人研究总结(徐丹)… 12-18
获奖课题研究案例(蒋… 12-17
课题研究论文(蒋文丽… 12-17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十二月研究小节
发布日期:2012-01-05   点击次数:    作者:吴如月  来源:

  现代英语教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我认为,要转变观念,更好地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必须格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善于引导学生预习

  事实证明,先预习再学习,先复习再练习,非常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前预习是关键。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为这种方法烦琐、枯燥,因而弃置不用。没有全体学生在预习方面的配合,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得不迁就基础差、学习被动的学生,把时间耗费在复习英语单词、熟悉课文、介绍相关知识上,而难以集中精力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难以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针对上述这种现象,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预习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在时间分配上,节省教师的时间比节省学生的时间更重要。如果学生在课外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上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就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方法论的指导,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传送给学生;也能腾出手来,进行必要的训练,巩固学生所学,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道理讲清了,还要郑重地布置预习,说明要求,指明方法。课堂上,更要时时检查预习,对认真预习、能与教师流利对话、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随时予以表扬;对疏于预习、每每在课堂问答中张口结舌的学生,则予以婉劝和适当的批评。

  学生都是通情达理的,当预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显现出来,学习效率逐步提高时,他们自会配合教师和教学,责求自己认真预习,使课堂学习更有成效。

  正是在预习功课这个自勉、自励过程中,学生渐渐培养起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起行止有节、“瞻前顾后”的良好习惯,渐渐减少学习的随意性,改变那种只凭兴趣和一时好恶来安排学习的状况。

  2、巧妙安排课前口头表达

  英语是一种信息载体,一种交流工具,不断地听说读写,尝试用英语来表达生活感受和理性思考,是学习与掌握英语的有效方法。基于这个原因,“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改革中安排了“课前口头表达”这种特殊形式,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表现自己生活、自己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发展、主动地学习。当然,主动地去表达新感受、新思维,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远比听教师详细讲解,记诵单词、句型、语法要困难得多。好在课前口头表达,需要当众亮相,是优是劣,既有当堂“公”评,又有前后比较。无须教师多言,学生自有压力和动力。教师只要不厌其烦,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适时点拨、鼓励、指导,就能把这项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推动学生学好英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严谨的学风,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口头表达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演讲、对话、朗读、情景表演、课文复述。内容不限,长短由己。或描述记叙,或议论抒情。比如我们高一《基础英语》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写作,可以让学生到前面来朗读他们的文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的自信心,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讲完后,教师予以简练、恰切地点评,除关注其情感之美、见地之新,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点评时,以鼓励为主,决不埋没其闪光点;也婉转指出用词、选用句式和语法方面的不足。条件具备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简要小结。

  根据实践来看,学生大都喜欢课前的自由表达:口语好的,可以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幽默诙谐的,可以显示自己的本色;阅读面宽广的,可以把平日所学派上用场。因此,他们远在演讲、讲述之前,就及早地进行准备。这包括:广泛搜集材料,认真阅读,筛选话题,修改语句,咨询学有所长的人,练习脱稿表达。成功之后,得到肯定评价,情绪振奋;如有不足,得到指点,明了问题所在,则等待时机,再显身手。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知道了努力方向,自能从中获得学习的启示,激发起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中也能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主动记下新句型,学会整理课堂笔记,为运用英语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以图在实践中大显身手。

  3、善于设计有思辨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在比较了中美学生的学习后深刻指出:我们的教学应该从传统教学思想中汲取精华,倡导“学”与“问”并重,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于无疑处见疑,于有疑处解疑”。通常,我们认为英语是一门工具课,能把学生教会说英语、看英语,就相当不错了,因而倾向于范读、讲解,而较少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太重视学生的参与。具体备课时,讲稿上密密麻麻写的都是单词、例句、语段、语法知识,而很少设计有启发意义、有思辨价值的问题。课堂上经常是“言者谆谆,听者邈邈”,把相当一部分同学讲倦了,讲困了,讲得一片“鸦雀无声”,自己觉得教学秩序还不错,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得到训练,课堂教学效率低之又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