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学期总结 06-23
六月份研究小结 06-23
五月份研究小结 06-23
研究小结 12-19
课题组英语教师绘本创… 12-18
个人研究总结(徐丹)… 12-18
获奖课题研究案例(蒋… 12-17
课题研究论文(蒋文丽… 12-17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研究成果>>个人研究小结
研究总结
发布日期:2012-01-09   点击次数:    作者:白玉仙  来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逐步实现了从“传递中心”的教学向“对话中心”的教学转变,从“记忆型教学文化”向“思维型教学文化”的转变。我们的学生不仅是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实际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根据几年新课程教学的实践,我们体为还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教学过程和思想方法的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有意识地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讨论、合作交流等多中学习方式,经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
我们都知道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新教材体系的两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是明线,写在教材里;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教师们大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扎实施教,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往往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点破了似乎拔高了教学目标而显得遮遮羞羞。我们认为,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加以深化其实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对数学思想方法避而让之,甚至还被扣上超越目标的高帽子。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知识解构与建构的有机统一
  小学数学很多课例有几个知识点组成,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式地解剖每一知识点,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一节课的知识点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和承接性。因此,教学中我们在注重对一点点数学知识的解构中更要注重对知识整体的建构,从而形成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组建知识的认知结构。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是紧密的,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一节课中对知识点的整合,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加以形成链式知识,也可以通过设计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把知识点形成一个网络状的整体。对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段甚至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以最基本的要领为核心,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如用“份”的概念把乘除知识,倍的知识,分数知识,比和比例知识及解答有机地沟通联系,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难度并促进知识的迁移。
 三、关注收获和问题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教师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引下,课堂中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反思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的结束前,真少不了这么一个片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这对提炼一节课的知识点和方法无疑是有效的做法。本人认为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在关注收获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关注一节课的收获和问题,并不是每一节课的固定模式,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