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思考
这是一年级上学期的内容,虽不说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应用题”,但却是孩子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用图示的方法提出问题,之前孩子学的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太强的针对性,题目的开放程度极高,大部分要求都是看图写算式,而对算式没有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从这一节课之后,孩子们就真正要开始进入了数学应用题模式:看条件,看问题,想针对性的解法。也就意味着,并不是孩子想的算式都是或都可以用于解决所要求的问题。基于此思考,我认为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启蒙作用。
教学过程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特别是理解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减法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获得了大丰收。今天我们就到苹果园里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题
1、认识括线。
走进苹果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电脑出示:左边3个苹果,右边5个苹果。)
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把两边的苹果合起来。如果把这个问题请小朋友写下来,可能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个表示合起来的符号。(板书:括线)
括线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做手势,学生跟着做)
问:一共是多少个呢?这是问题,就在下面写上“?个”,括线和这个问号连起来就表示问:一共有多少个?
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再指名说说括线和“?”表示的意思)
2、理解题意。
那么,谁来看看这幅图,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3、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特别是理解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减法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获得了大丰收。今天我们就到苹果园里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题
1、认识括线。
走进苹果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电脑出示:左边3个苹果,右边5个苹果。)
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把两边的苹果合起来。如果把这个问题请小朋友写下来,可能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个表示合起来的符号。(板书:括线)
括线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做手势,学生跟着做)
问:一共是多少个呢?这是问题,就在下面写上“?个”,括线和这个问号连起来就表示问:一共有多少个?
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再指名说说括线和“?”表示的意思)
2、理解题意。
那么,谁来看看这幅图,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的回答。
3、探索解决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交流后,在课本上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列式的? 得数是几?(板书算式)
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3个和右边的5个苹果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
4、“想想做做”第1题。
让我们一起去植物园,看一看那里还有什么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学生说图意,填算式。
交流汇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请学生总结: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三、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学得真好,现在我们继续去研究苹果里的数学问题,好不好?
1、理解题意。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分别指名回答)
帮助学生归纳题意,括线和下面的“10个”表示一共有10个苹果,篮子外面有3个,篮子上的的“?个”表示要求的问题。即:篮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
指名学生说。(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的回答。
3、探索解决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交流后,在课本上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列式的? 得数是几?(板书算式)
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3个和右边的5个苹果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
4、“想想做做”第1题。
让我们一起去植物园,看一看那里还有什么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学生说图意,填算式。
交流汇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请学生总结: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三、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学得真好,现在我们继续去研究苹果里的数学问题,好不好?
1、理解题意。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分别指名回答)
帮助学生归纳题意,括线和下面的“10个”表示一共有10个苹果,篮子外面有3个,篮子上的的“?个”表示要求的问题。即:篮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
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探索解决。
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知道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结合学生不同想法,进行归纳。
提问:求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可以怎样列算式?
学生交流后,在课本上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这题是怎样列式的?算出来的得数是几?(板书算式)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你是怎样想的呢?
小结:从10个苹果里去掉篮子外面的3个,剩下的就是篮子里的苹果个数,所以用减法算。
3、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填写算式。
提问:这两小题为什么用减法算?
请学生总结:用总数去掉一部分,就能求出另一部分,用减法算。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参观完苹果乐园,我们一起坐着车回到了学校,看看,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呢?
问:求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可以怎么想呢?
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从9人里去掉3人,用减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得数。
2、“想想做做”第4题。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哪个部分是小鸡比小鸭多的?多的部分有几只呢?小鸡比小鸭多3只,还能怎么说呢?(小鸭比小鸡少3只)
2、探索解决。
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知道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结合学生不同想法,进行归纳。
提问:求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可以怎样列算式?
学生交流后,在课本上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这题是怎样列式的?算出来的得数是几?(板书算式)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你是怎样想的呢?
小结:从10个苹果里去掉篮子外面的3个,剩下的就是篮子里的苹果个数,所以用减法算。
3、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填写算式。
提问:这两小题为什么用减法算?
请学生总结:用总数去掉一部分,就能求出另一部分,用减法算。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参观完苹果乐园,我们一起坐着车回到了学校,看看,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呢?
问:求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可以怎么想呢?
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从9人里去掉3人,用减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得数。
2、“想想做做”第4题。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哪个部分是小鸡比小鸭多的?多的部分有几只呢?小鸡比小鸭多3只,还能怎么说呢?(小鸭比小鸡少3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对于括线表示“把左边和右边合起来(一共)”能够很好地理解,根据图说三句话,在加法算式中能理解图意,而在减法算式中比较薄弱,列式计算中也是相同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加强对减法算式的理解,望学生能够慢慢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