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思考
教学第一道例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钟表的知识”这一问题,展开交流,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一般钟面上有12个数,并认识7时。《认识钟表》这节课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主要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过程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能力。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信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认识大约几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谜语,想不想猜猜看?(想)那就请大家仔细听!
(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想没有嘴。滴答滴答走,猜猜它是谁?)
师:这个好朋友是谁呢?
师:这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闹钟。
师:他猜对了吗?(点击)
谈话:这些钟表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时间)对,它们在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和时间交朋友。(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1)师:瞧,小猫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钟面。
1、认识钟面。
(1)师:瞧,小猫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钟面。
看一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呀?(把你知道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2)交流汇报。
①生:有12个数字。谁愿意上来带着小朋友读一读?
(2)交流汇报。
①生:有12个数字。谁愿意上来带着小朋友读一读?
②师:除了12个数字,还有什么呢?(看到两根针。一根长针一根短针)
师:你知道这根短一点的针叫什么名字吗?对!这根短一点的针叫时针。(生跟读)
板书:时针(短)
师:那么这根长一点的针叫什么名字呢?对!这根长一点的针叫分针。(生跟读)
板书:分针(长)
板书:时针(短)
师:那么这根长一点的针叫什么名字呢?对!这根长一点的针叫分针。(生跟读)
板书:分针(长)
(如果学生直接说有两根针,一根叫时针,一根叫分针,那么就说:是的,这两根针的确是时针和分针,那你们知道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吗?生说,板书。)
齐说:我们一起来说 “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小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每天都是按照(1、2、3……12)这样的顺序转动的。
(3)操作:小朋友,你们自己也有小闹钟,你能把时针和分针指给你的同桌看看吗?(同桌活动)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你指对了吗?
小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每天都是按照(1、2、3……12)这样的顺序转动的。
(3)操作:小朋友,你们自己也有小闹钟,你能把时针和分针指给你的同桌看看吗?(同桌活动)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你指对了吗?
2、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谈话: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学习伙伴,他叫小明,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明的一天。星期天的早上……(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小明起床图),你想说什么?
生:小明起床了……,
提问:你知道小明是几时起床的吗?(点名2人回答)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
师:7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谁能大声地告诉大家)
生可能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指名说)
师:再和你的同桌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认识7时的。
(2)认识整时
谈话:小明7时起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星期天接下来是怎么安排的?
课件出示图(一天的活动图)
学生自由说,说到哪一幅图,聚光灯聚到哪张上。那么小明这一天还有什么安排,想不想知道? 我们继续来看一看
引导小朋友能够说:小明8时在看书,12时在吃饭,4时在踢足球,6时在看电视,8时睡觉了。
小结: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特点?时针呢?
发现1:分针都指着12。请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指名几人说)
引导:对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时针指着8是8时,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我们可以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
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齐读,指名说,同桌相互说。(把它大声地说给你的同桌听。)
抽象提问: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0,就是——10时。
还有什么发现吗?
发现2:看书是8时,睡觉也是8时。是同一个时间吗?怎么会有两个8时?(指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
师:想一想,一天中有几个9时?几个1时?也有两个几时?
(3)拨一拨
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0,就是——10时。
还有什么发现吗?
发现2:看书是8时,睡觉也是8时。是同一个时间吗?怎么会有两个8时?(指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
师:想一想,一天中有几个9时?几个1时?也有两个几时?
(3)拨一拨
谈话:认识了整时,你想在自己的闹钟上拨一拨吗?(想)
①师说生拨:第一个拨3时,好了吗,你是怎么拨的呢?②生说生拨。请你来说一个整时给小朋友拨一拨?(课件出示拨的时间)
下面请小朋友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你拨了几时?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间?(同桌相互看看拨的对不对。)
3、认识大约几时。
(1)认识大约7时:
老师在钟面上拨出了6时,谁知道可以怎样从6时拨到7时?
活动:按学生说的方法拨,并不时地问:到7时了吗?
当分针转到11和12之间时,停住再问:到7时了吗?比7时怎么样?
生:没到呢,比7时少一点。(7时不到一点)
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提问:现在是7时了吗?
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时,再问:现在还是7时吗?
生:超过了,比7时多一点。(7时刚过一点)
那么(出示教材上2个钟面)提问:像这样接近7时的钟面可以怎么说?(同桌互相说)
(2)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3)巩固:想想做做3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说说这3只表上大约是几时?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活动:按学生说的方法拨,并不时地问:到7时了吗?
当分针转到11和12之间时,停住再问:到7时了吗?比7时怎么样?
生:没到呢,比7时少一点。(7时不到一点)
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提问:现在是7时了吗?
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时,再问:现在还是7时吗?
生:超过了,比7时多一点。(7时刚过一点)
那么(出示教材上2个钟面)提问:像这样接近7时的钟面可以怎么说?(同桌互相说)
(2)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3)巩固:想想做做3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说说这3只表上大约是几时?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三、拓展练习
1、画一画(“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钟表店里的小熊想请大家帮个忙。瞧,这些钟表都坏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
(第一面钟请一个小朋友到白板上画,说说要注意的地方:从中间开始画,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一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一些。)
(第一面钟请一个小朋友到白板上画,说说要注意的地方:从中间开始画,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一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一些。)
我们来看看某某小朋友画的。师:缺少什么针?指向几?
师:你会了吗?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85页,看第5题,自己动手用尺子画一画。
你有没有画对呢?对的坐端正,错的马上改正。(我看看,第二组的小朋友已经都坐端正了,也就是说他们都画对了。其他组呢?)
2、说一说(想想做做7)
课件出示电子表和电视机屏幕上的时间
谈话:小朋友,你见过这样的时间吗?在哪里见到的?是几时?
师:在生活中还可以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两个小点左边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2、说一说(想想做做7)
课件出示电子表和电视机屏幕上的时间
谈话:小朋友,你见过这样的时间吗?在哪里见到的?是几时?
师:在生活中还可以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两个小点左边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3、设计钟表。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那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只钟表呢?可以设计成你喜欢的形状,画出你最最喜欢的一个时间,你们能行吗?(一个小朋友到白板上画)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和时间交了朋友。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当好时间的小主人!齐唱《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反思:本课我先设计了猜谜语、小明的一天的情境,激起学生对认钟表的兴趣,然后采用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初步体会认识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方法,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再选择生活问题,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巩固对钟表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交流中,形成多向思维,多样方法,从而形成探索发现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