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学期总结 06-23
六月份研究小结 06-23
五月份研究小结 06-23
研究小结 12-19
课题组英语教师绘本创… 12-18
个人研究总结(徐丹)… 12-18
获奖课题研究案例(蒋… 12-17
课题研究论文(蒋文丽… 12-17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课题概况>>个人研究方案
学期研究计划
发布日期:2012-02-29   点击次数:    作者:蒋文丽  来源:

 

研究目标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定小学阶段学生开展生活化英语交际活动的培养目标,探索一套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开展生活化英语交际活动的具体策略,形成教学特色,以指导和带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英语课程标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和实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视、听、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拓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2、文献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研究内容和措施
一、立足课堂,探索生活化英语教学,开展交际活动
立足课堂,立足教材,面向生活。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成为“活”的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成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成为“学”的课堂。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多种才能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和突出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激励、启发和分享,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和途径。
 
(一)、教学过程生活化
1、回忆生活情景
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更需要使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学了英语又用了英语,充分拓展了课堂空间,又迁移于生活实践。
2、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去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而又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无穷兴趣。学生长期通过这样“身临其境”的交际活动,既保持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又增添了学英语的乐趣,还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运用自如。
3、激活课堂生活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朝气。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
游戏授课
利用课文进行角色表演。
利用场景转换练说。
课前或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幽默、小故事等,让学生了解些异国文化。在教学时除了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之外,教师把热爱、微笑、激励、宽容送给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受到鼓励,大胆地探索和学习。同时,教师那种贴近生活的风趣、幽默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更能发挥出优势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利用生活情境
2、体味生活情境
通过朗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教学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提问、描述、想象等手段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应遵循新课程标准,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同时,使学生的素质升华。
二、延伸课堂,拓展交际活动,让英语回归生活
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融入社会,进行实践,体验感受生活。英语学科的运用性、实践性,决定了要把英语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英语教学要突破课堂时空,给学生学习时空上的自由,让他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进行广泛的英语实践活动。
(一)、校园文化的布置
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置身于浓浓的英语氛围中,让他们有话可说。学生在校大多数时间在教室里度过,所以班级文化布置里也要有英语的一席之地。在教室里贴上一些动物、水果的图片,每一张图片下都有一个英语单词。这一小小的举动让整个教室顿时有了英语的气息。或在学校的走廊、操场、草坪等学生活动的场所贴上一些相应的标记。校园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地方,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它“说话”。这需要师生共同收集大量的标语。对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负责翻译。擅长书法的学生,自愿地把它写下来。写好后贴在墙上。必要的话一星期改变一次,学生能从中学到很多。因为这些标语包括格言,谚语和成语。
(二)、个性化的英语作业
如果说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的“文化大餐”,那么课外作业就是他们的“休闲点心”。
1、开展交际性活动。教师在设计交际性任务时,应想方设法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课外作业强调同伴间合作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关系的智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表演课本剧,或与指定的合作伙伴打电话、写信等。
2、尝试实践性活动。语言具有交际性,它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本质特点。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活化于实际生活,使学生能主动地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学中用。”
3、布置小课题研究。美国语言学家撒皮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而光靠教材、课堂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情况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如:中外问候语的差异研究、中外主要节日的研究等。
(三)、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世界上大部分学生学外语的时间大约一星期2.5小时。一年30个星期。这与孩子们习得母语的时间相比较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使用他们自己的英语。那才是交际性的输出。这种输出是学生把语言当作一种交流工具来完成某种交际性活动。在交际性活动中学生使用他们知道的一些或全部语言,他们将迫使在自己的语言库中搜索需要的语言,从而逐渐形成思维习惯。英语活动由老师或学生安排在固定的地方。如果时间容许我们可以一个月一次或一星期一次。活动包括:英语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猜字谜、英语诗歌朗诵、唱英语歌等等。课外活动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