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而社会现实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
1. 让英语渗入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校园语言环境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资源。学校应该重视校园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的建设,因地制宜地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英语的良好环境,让校园成为英语学习的有效场所。例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物品都会“说”英语。墙壁上可以贴许多动物、水果的图片,每一张图片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在五彩缤纷、富有个性化的图片下都有一个英语单词或英语句子,这样不仅会增强吸引力,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英语语言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会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存在,增强其英语语感。
2. 让英语进入家庭
家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地方,是他们生活的第一环境。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或请家长一起表演;也可让学生动手,为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制作标签,比如flower,clock,table,bed,radio,chair等,并让学生将这些标签贴在具体的物品上,从而使学生无时无刻地接触英语,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
3. 让英语融入社会
社会是学习英语的大课堂,教英语不能脱离生活,要强调英语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让英语学习充满生活气息。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诸如收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英语动画片等,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英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