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第一阶段学期研究计划(钱春霞)
(2012、3——2012、6)
一、研究内容:
(1)教学目标的有效: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到位: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结构严谨:
实施组块教学。树立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言之“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我们倡导多元的组块教学设计,但也不放弃一定范围内的线性教学设计。
(4)教学方式多样:
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作粗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5)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6)学习评价多元:a、学习评价应是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b、学习评价应是针对性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c、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二、研究步骤:
1、三月份: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的涵育研究。课前学习过程的评价研究。
2、四月份:语文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人格、发展学生智慧的影响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研究。
3、五月份: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如何协调才能有效发挥对学生的全面育人作用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研究。
4、六月份:语文教学过程是怎样有思想有文化的活动过程研究。课后作业练习的过程评价研究。
三、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学习课题方案及与课题相关的相关理论文献。
2、撰写个人研究计划及时上传至课题研究网站。
3、向课题网站上传两篇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文章,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4、撰写三月份研究或学习心得并上传至课题研究网站。
四月份
1、参加两次研讨交流活动:一次是讨论交流“语文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内涵、意义”,时间:四月上旬;一次是讨论交流“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时间:四月中旬。两次活动均都要准备一份发言材料,并形成会议纪要,发言和会议纪要均要上传至课题网站。
2、向课题网站上传两篇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文章,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3、撰写四月份研究或学习心得并上传至课题研究网站。
五月份
1、选择研究内容中的一个点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论文。
2、向课题网站上传两篇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文章,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3、撰写五月份研究或学习心得并上传至课题研究网站。
六月份
1、撰写研究案例。具体做法:精心设计一个教案,目标不仅要有结果目标,更要有过程目标,同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中怎样落实这些目标的。
2、向课题网站上传两篇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文章,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3、参加交流研讨活动,主要就上述尝试情况进行交流研讨,准备发言材料,并形成会议纪要上传至课题网站。
4、撰写学期研究或学习心得并上传至课题研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