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我首先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我发现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看,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大致可分为:正确书写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阅读并积累的习惯、背诵诗文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敢说多说的习惯、勤写文章的习惯、善思多问的习惯等多种习惯。以上习惯可分类为听、说、读、写、问、查等六个方面,各年段的基本目标要求不一致。我归纳了一下一、二年级主要有以下方面:
听
|
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和同伴发言,养成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的习惯。
听人读课文时要养成眼睛看着书本,记住读错的地方并纠正,逐步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
|
说
|
养成大胆地说,响亮地说的习惯。
逐步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
|
读
|
能借助拼音或录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养成利用工具书、生活渠道主动识字的习惯。
朗读课文时做到声音响亮。逐步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圈圈划划读懂内容
|
写
|
用铅笔写字,养成先看“范字”再写字的习惯。逐步做到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
|
问
|
有大胆提问的习惯。并逐渐养成读书时不懂的地方随时打上问号的习惯。
|
查
|
逐步学习和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
针对这些方面我从培养学生识字写字方面的习惯入手。
1.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写字时的坐姿和执笔方法;二是写字要认真仔细静心,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三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逐步提高书写的速度。
2.借助字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天带好《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使用字词典等工具书。比如,读书看报时遇到的生字、新词,习作时不会写的字词等一律自行查字典、词典解决。
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主动识字的意识,相信长此坚持下去,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