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策略研究》总体实施计划(徐忠义)
(2012、3——2015、1)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加深对美术教学过程性价值的认识,探索出一套小学美术教学过程性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基本途径和具体策略,以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
2、通过研究和实践,以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性价值为抓手,深化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形成小学美术教学特色,提高小学美术课程实施水平。
3、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同时促使学生在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也有较大发展。
4、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二、研究内容:
1、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内涵、意义的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作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是由多个要素、多个环节构成的。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这些环节、要素等到底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值得研究。
2、过程思想引领下正确把握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目标是方向,目标是意义。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达成,而过程又必须有恰当的目标引领才能富有意义。因此,任何教学活动,首先要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再进而研究怎么教、怎么学,构建有思想、有文化的教学过程。
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系统设计的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后,就要研究怎么教、怎么学,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过程思想来审视和指导我们的学科教学,首先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思考和系统设计。指向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课前学习(预习)、课堂教学、课堂作业练习等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应一体化设计,以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教学过程。
4、小学美术课堂欣赏教学活动的过程研究。以过程思想指导我们的学科教学,更重要的是必须研究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过程孕育结果,结果源于过程,任何教学目标的达成都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着眼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引领学生主动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了解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其进行干预,并形成策略,第一,美术欣赏教学策略包括欣赏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欣赏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欣赏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美术欣赏教学策略不同于美术欣赏教学设计,也不同于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对欣赏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美术欣赏教学的有的放矢。
5、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过程性评价,相对于学习活动中的结果评价而言,强调的是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不只是评价学习的结果、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而是进一步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过程性要素,进一步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水平。①课前学习过程的评价研究;②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研究;③课堂作业练习的过程评价研究。
三、研究人员:
徐忠义
四、研究步骤:
主要分五个学期,六个阶段开展本课题研究。
1、第一阶段(2012、3—2013、1)着重研究第一块和第五块内容。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内涵、意义的研究:①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的涵育研究;②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人格、发展学生智慧的影响研究;③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如何协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①课前学习过程的评价研究;②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研究;③课堂作业练习的过程评价研究。
主要成果:1—2高质量课题篇论文
2、第二阶段(2013、2—2013、8)着重研究第二块和第四块内容。过程思想引领下正确把握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研究;②小学美术教材研究。要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既充分利用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又勇于突破教材的束缚,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新;③正确联系社会现实生活的研究。要把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和安排;④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的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研究,以过程思想指导我们的学科教学,着眼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引领学生主动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主要成果:所任教本册的目标体系,1—2篇高质量课题论文和1—2个案例。
3、第三阶段(2013、9—2014、1)着重研究第三块。小学美术教学过程系统设计的研究,在课前学习(预习)、课堂教学、课堂作业练习等三个基本环节整体优化设计的基础上:①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研究;②促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③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研究。主要成果:所任教本册的目标体系、1—2高质量课题篇论文、2—3案例
4、第四阶段(2014、2—2014、8)着重研究第四块内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研究)。①精心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研究;②灵活应用多种活动方式研究;③重视自主探究活动过程的研究;④营造激励思考创新的情感氛围研究;④积极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研究;⑤及时引领总结反思研究;⑥密切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以下目标:(1)逐步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2)不断扩大学生的艺术表现空间素养的培养 ;(3)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现自己,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
主要成果:所任教本册的目标体系、1—2高质量课题篇论文、视频课例和多个案例(侧重于课堂教学)。
5、第五阶段(2014、9—2015、1)对前述研究过程中的薄弱内容进行重点研究。
主要成果:与相应内容的成果相符。
6、第六阶段(2015、2—2015、4)对整个课题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查漏补缺。并撰写结题报告,编撰论文案例集,迎接结题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