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研究小结
根据本学期的研究计划,三月份我进行了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的涵育研究,重点研究了语文课堂上从哪些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通过研究,我发现要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例如,《荷花》一课的导入,可用谜语激趣:“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 “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情趣。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3、在生活中学语文。
“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顾我听过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自己短短的语文教学经历,特别是在整体批阅了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后,我真正地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写中,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我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资源。
总之,我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认识到“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着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课堂,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每一节课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