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四月份研究小结(刘雅玉)
四月份研究小结(刘雅玉)
发布时间:2012-05-03   点击:   来源:   作者:刘雅玉

一、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的引擎
  
  1、课始激发兴趣。实践证明,精心设计好导语,课始就吊起学生胃口,能让他们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策略,采用精当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兴趣,生发情感。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1)问题导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2)语言描绘。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感粱情绪,唤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3)故事引路。小故事导入新课,能活跃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过程强化兴趣。要使兴趣能够保持并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是必不可少的。成功激励和评价激励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发展变化;既要关注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态度。教师的评价如“很有自己的见解”、“你肯动脑筋”、“分析得很准确”、“读得真仔细”等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3、课尾再激兴趣。学习过程中要消耗很多脑力,若以刚习得的成功来补偿学生的辛劳,便能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满足和愉快,使学习兴趣再次激发。朗读、介绍、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再一次激活身心的兴奋剂,能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学习——成功——兴趣——学习。
  
  二、引导参与——自主学习的前提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1)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特别是课题确定学习目标。(2)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确定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参照课后问题确定学习目标。(4)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范围确定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选择。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时间单一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感到疲劳懈怠。如果在一堂课中让学生主动选择学习方法,就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调整。美国心理学家绅弗拉维尔在《认知和发展》一书中提出的“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告诉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审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使之成为学生思想升华的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