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激发学生对英语朗读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首要一步。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教师的良好示范。
英语教师的朗读水平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2、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以及活动,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教师应根据朗读材料的内容以及特点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尽力让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使学生乐于朗读。抓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开展朗读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朗读的积极性。各种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朗读活动成为英语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朗读的极大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1.跟录音读.
录音磁带所提供的语言是标准地道的英语,是学生学习的样本,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合理安排每节课听、说、读、写各个环节所占的比例,不可随意减少听读时间,坚持每节课都安排跟录音读的活动,树立榜样,明确听录音朗读的重要性。
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听录音朗读的效果。现在的英语课上,一般都有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这一环节,但我们也能发现,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在跟读,根本没有用心在听,更不用说在模仿发音了。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录音材料,可以是谜语,诗歌,故事,情景对话等,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再次学生听录音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最后听录音能纠正和弥补教师发音不准的弊病,能帮助学生基本排除读怪音、杂音等读音现象;跟着录音模仿听说,学生能放开思想,大胆地读,大胆地讲,从而排除其羞于读错的心理障碍,避免进行“哑吧式”的英语学习或讲“地方式的英语”现象出现。通过听录音,学生一旦掌握了口头上的表达技巧,读准了语音,就基本上能听懂并讲出相应程度较规范的英语,同时自然也规范了他们的英语语言表达。
2 大声读
大声朗读,注意力相对集中,不容易打嗑睡,;大声朗读,能听清自己的发音,可以改进发音;大声朗读,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
3. 认真读
认真读首先要做到用认真听。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教师示范发音前三遍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4. 反复读
由于学英语每星期的课时少,训练项目又较多,课上朗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加强课外朗读尤为重要。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听录音反复跟读,及时地复习一下刚学过的内容,这样学习效果较好。
朗读是学生学好英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朗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持之以恒地运用,肯定就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老师首先要明确它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认真地抓好朗读,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其次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