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四月份研究小结(苗一平)
四月份研究小结(苗一平)
四月份研究小结(苗一平)
发布时间:2012-06-21   点击:   来源:   作者:苗一平

科学课堂提问还是需要很多的艺术值得研究探讨。在我看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

科学课的问题一般分成两大类别:一种是客观存在的科学事实问题,也就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观察两片叶子,它们有哪些异同?”“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等,这类问题一般通过观察或者信息的回忆都能找到确切的答案;另一种是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对观察、实验或查资料所得的信息加以整理,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过程才能找到答案。如《抵抗弯曲》一课中,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我们不能停留在对数据的了解,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绘制曲线统计图,观察曲线变化,然后提出“纸张厚度一层一层增加,它抵抗弯曲的能力是如何变化的?这说明增加厚度对抗弯曲能力有怎样的影响?”从而发现增加厚度可以显著增加材料对抗弯曲的能力。

2、注意提问方式。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有效地指导。因此,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不能面向少数优生。既要照顾优生又要照顾中下生,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面,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并注意用适当的语言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听,如“现在请××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得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之间多次质疑、补充、交流,使人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责任。

教师提问时,应当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等全体学生思考一遍之后,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教师所提的问题,并积极思考,教师提问时,一般问题只说一遍,语言要清楚明确,把问题说出之后,就不要再重复,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提问的习惯。

3、把握提问时机。

科学课上,教师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能不能回答,受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限制,要有科学探究的实践经验作基础,当学生课堂上的发现和原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歧义时也是教师提问的有利时机。因为这时的学生有把问题搞清楚的强烈欲望,教师的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如《分离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很多学生认为烧杯里的水全部蒸发后,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也会随水蒸发。但实验中学生发现用酒精灯给蒸发皿里的盐水加热,水蒸发后,底部留下一些白色颗粒,这和他们原先的认识产生了矛盾。有的学生认为白色颗粒就是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有的同学认为这不是食盐而是其他物质。这时教师提出“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白色颗粒,比一比它们和食盐有哪些异同?”学生通过和食盐颜色、大小、形状的比较,通过尝味道、做溶解试验,找到了说明这些白色颗粒是食盐的依据,这种实证意识正是我们科学课需要培养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