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课题研究学期总结(2012上半年李菁)
课题研究学期总结(2012上半年李菁)
发布时间:2012-06-21   点击:   来源:   作者:李菁

 

本学期的研究任务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大声读的习惯,现将研究的过程及成果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过程:
第一阶段:学会倾听老师的上课和磁带的发音
刚入学的孩子或者注意力不太集中,或者特别兴奋,还没听清楚老师或磁带的发音就喜欢跟着一起说。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游戏中逐渐养成此习惯,我们便采用了“大耳朵”的游戏活动形式。我们告诉学生:“因为大家的年龄比较小,耳朵比较小,所以请大家把手放在耳朵后面,把耳朵变成大耳朵,这样就听得更清楚了。”实践下来,同学们都饶有兴趣,每当老师发出listen的指令后,学生们都会把手放在耳朵后面,静下心来听老师的讲课或是磁带里的发音,这样孩子的发音正确率大大提高,发言的准确率也提高很多。在一、二年级中,我们会持续使用这一方法,不断提醒和帮助学生养成此习惯,而学生也都能有意识地倾听老师的发言或是课件中的声音。
第二阶段:学会听同伴的发言
渐渐地,我们又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认真听老师的发言,也能按要求听课件中的音频资料了,但是轮到他们听其他同学发言,或是同桌、小组伙伴发言时仍然会走神,或是不够关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我们培养学生利用表情来告诉老师他的感受。每当别的同学在发言时,老师的眼睛就会巡视全班,这时同学们就会利用表情来汇报他的判断:如果他很满意该同学的发言,就请他微笑着点点头;如果他不太满意,就请他摇摇头;如果有补充,就请他在发言同学结束后举手示意。这样一来,虽然只有一个同学在发言,但其他同学都在思考,效率很高。老师的关注更能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想做小老师,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同桌交流或是小组交流时,我们仍然沿用了这个方法,伙伴发言完毕后,我们建议学生用大拇指表示自己的赞许,用提醒说出自己更好的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倾听的质量也提高很多。
方法:
1以录音作业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坚持、认真完成听读作业的习惯
老师们都知道听和说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大家每天都会给学生们布置听说作业,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缺乏对这一项作业进行有效的检查,而且没有时间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一一指点,所以为了检查学生的口头作业的质量到底如何,从06年开始,我们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当时曹校长的带领下,决定借鉴世外小学的好方法,实行了收学生的录音磁带作业。
在第一阶段,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每天都能很认真地听磁带、模仿和诵读,要求学生每天都把当天的口头作业录到磁带上去,第二天上交,老师每天都完成全部磁带的检查工作,并给予学生详细的评价和指导工作。在这样的检查和指导中,学生大都已经养成了回家后每天诵读的习惯,并且能很认真地录音,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大家知道,我们英语老师的任教班级比较多,基本上都在4个左右,将近160位学生的磁带,让老师每天都全部听完,这一项工作量是不可小看的,并且现实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第二阶段我们就采取了抽查的方式。在家长会上,我们也把这一情况实事求是的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便开始了抽查工作,有的时候我们直接在办公室里检查,及时把评价录进去,有时我们会利用中午分饭的时间对学生们的磁带进行检查,一来可以当面就给学生指导,二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出良好的一面,所以学生们回去的录音作业就更认真了。现在,我们也在借鉴其他学校好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张阅读记录表,请家长们协助我们共同提醒学生完成每天的听读作业。如今,我们把收录音磁带和检查阅读记录表相结合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听读作业的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每个班级中都有一部分的同学养成了每天自觉听磁带、模仿和诵读的好习惯,即使老师没有要求录音,他们也能坚持去做,对于这样一批学生,我们实行了“免收录音磁带”的决定。一方面,我们表扬了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也给其他的学生树立了努力的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养成习惯后,老师也可以信任地免收我的录音磁带。我们很希望,在进入三年级以后便能有80%或以上的学生可以免收录音磁带,每天只需完成阅读记录表即可。
2培养学生能高质量完成听读作业,在听读的同时努力模仿磁带的习惯
在学生能按时、认真完成录音作业的同时,我们又在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刚入学的孩子正好处于培养优美、正确的语音语调的最好时机。模仿母带这一能力虽然作用重大,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一点儿也不轻松,这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需在课堂上及课后指导学生的。老师需要在课堂上给足时间,具体指导学生怎么模仿,在听完后母带后,请学生反复尝试,然后分析学生发音和母带中的区别之处,再加以改进。有了具体的指导,学生回去后也知道怎样操作了。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枯燥,所以我们也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利用手臂的动作来表示升调或是降调,让学生扮演成“小小复读机”来开展比赛,老师也及时表扬,甚至是夸张地表扬模仿优秀的学生,不断激发学生模仿的兴趣,并在每节课中坚持训练。除了课堂之外,教师还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所以在每次的新生家长学校中,我们都会向家长强调模仿的重要性,教家长怎样正确使用复读机,并在每次的家长会中持续性和家长沟通。
3培养学生勤于诵读、不断积累的好习惯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都发现孩子的口试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与他们每天诵读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通过诵读一定量的课文和儿歌,他们也有了一定的语感,在笔试中,他们都感觉答题的正确率在提高。每天英语课前的两分钟预备铃的时间里,更是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好机会,既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也带领学生们愉快进入英语课的氛围中。更让人欣喜的是:教研员老师在听课后肯定学生的语音语调进步很大,低年级的学生诵读出来的课文和发言已经初具一定的“洋腔洋调”。此时,我们更充满了干劲!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已经有部分学生处于“吃不饱”状态了,也是在曹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向世外小学学习,汲取他们的好方法,选编了补充儿歌和补充故事。我们每三周让学生学一首课外的儿歌,每周上一节英语故事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也帮助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不断培养着他们语言积累的习惯。
二、学生的英语朗读方法
学生在朗读时定要领会:朗读不求多,不求快,不求特别大声响亮,但一定要准确。如果不先输入正确的发音,而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流畅,会使错误的发音得到强化,从而影响言语输入的整体质量。
(一)先听后读,学生将拥有一位亲切优秀的“老师”。
    面对一段新的文字,学生要先听所选材料的标准录音,感知单词、句子的正确示范发音,把握好单词、句子的语音语调、轻重音、节奏、意群切分,理解文字的感情基调,然后模仿朗诵,追求朗读的流畅、自然与优美。因此,“录音”就是学生身边日常接触最多,情感联系最密切,基本功最扎实优秀的一位“家庭老师”。如果学生与这个老师亲密无间、真诚合作,学生就能更快地踏入英语学习的大门,领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
(二)手脑口并用,学生将拥有一位终身相伴的“朋友”。
    朗读训练的最终目的应达到眼到、口到、心到的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达到眼睛所看到的口里即能准确读出,耳朵加以监听,同时大脑能立即反映其语义,不需要转换成母语。因此,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朗读姿态,佐以良好的朗读习惯。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感是生疏的,习惯是粗糙的,方法是模糊的,老师们在教学时也往往发现,某些语词,学生会说,却不会认,不会读。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仍优于抽象思维,大家常常在听讲的过程中已经模仿并学会某个词句的发音,却没有将词句的音与形对照结合起来记忆。因此,学生要养成用手指指认朗读内容的习惯,不管是单词、句型还是对话,都要边用手指认边开动嘴巴,读到哪里,手指就跟着划到哪里。这样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边学习边记忆,从而使得这些朗读内容在自己的脑子里深入根植。这种“朗读习惯”就是可以伴随学生终身、并深深影响他们后续学习效果的一位“朋友”。
(三)分层朗读,学生将经历一次又一次“头脑风暴”。
    面对一篇长度难度适当的朗读材料,学生首先不忙开口,而是动脑,具体分析,为自己简单制作一张朗读要求表,比如,第一层朗读,“疏通字词,感悟语音”,第二层朗读,“联系语句,体会语调”,第三层朗读,“深入角色,理解语意”。以牛津小学英语4A《Unit3 A purse》Part A为例:第一遍朗读时,学生应重点把握生词新句purse,where,perhaps,not at all等的正确发音。第二遍朗读时,学生应感知并掌握一般疑问句Is this/that your…?与特殊疑问句Where’s…?的不同语音语调(升降调)的区别比较。第三遍朗读,学生要整体理解课文,体会小对话的有趣与美妙,把握角色的情感基调。单单一个朗读任务,就能让学生经历一次智慧飞跃,在英语学习领域变得技巧更纯熟,动机更明确,方法更老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