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每月研究小结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李红燕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其目的之一是要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而在教学模式与方法这部分中又指出:小学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英语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对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唯有联系生活去学习英语,把学习所得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语言运用的能力就越强,自然就会有了交流的能力。”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感到,英语教学活动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英语教学活动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这样说英语教学就是在生活中教与学,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英语教学。
以往的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英语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英语教学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负担。而从英语学习这方面来说,也应该开辟英语生活化的学习新疆域,从而让学生走进斑斓的生活,真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真正解放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历练英语学习的能力,发掘其英语学习的潜在能力。因此,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英语教学回归生活,返朴归真,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落脚点。
一、学一学,认知生活。
我们在运用外研社版小学英语教材时,会发现有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例如:我在教学有关西方文化知识的文化单元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对此,我要求学生提前学一学,查阅相关资料,或问一问爸爸、妈妈,访一访身边的人,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激发学习兴趣。于是上课时,孩子们带来了许多连我都为之惊叹的文字资料及有关的画报、照片,有关于万圣节的详细、丰富的介绍;有引人入胜的圣诞节的美丽照片……他们走上讲台,自豪地展示着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口中还有声有色地介绍着,你还能听到他们快乐地说着:“Happy Halloween!”或“Merry Christmas!”顿时,那异国他乡的氛围充斥了整个课堂,那西方节日中热闹非凡的场面展现在大家的眼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些英语知识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起有关英语词汇、对话也兴趣盎然。
二、演一演,再现生活。
表演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学习英语的方式,而在小学英语中有很多生活化的英文对话,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时,可充分地挖掘其中适于表演的因素,设计或还原学生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并在表演中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以减小表演的难度,增强学生表演的兴趣。在情景的设计中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东西,体现自己的特点。
比如:在教授第二册Unit5 How Much Is It? 这个单元的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售货员和顾客,扮演时还要注意所扮演角色的语气、动作、面部表情等。在表演时,学生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中的原文,可适当加入自己的语言,给学生的空间逐步增大,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生们在课堂上用英文,互相借文具、问路、去公园、做运动……“演一演”。我们在演一演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自信大胆地演,此时教师在适时适当的予以评价,那么学生学、说、演、听的积极性将异常高涨,而孩子们英语对话的创编能力,也会让老师惊叹!
在活动中,学生一方面运用了所学语言,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有助于他们落落大方地进行表达的语言素质的养成。也正是这种对话表演,生动地再现了: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具体场景,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三、用一用,体验生活。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一般从以理解为主的活动过渡到有控制的产出活动,最后进行具有真实意义的交际活动。这些具有真实意义的交际活动,也正是应该跟我们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英语作业,帮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验运用英语的快乐。
在第六册的阅读课中有这样一项内容:“write a letter to my pen friend”学生学完后很感兴趣,于是,我布置了一项实践性的英语作业,选择一个朋友用英文给他(她)写信,让他(她)成为你的pen friend。于是,学生带着渴求,传递信息的需求去运用了语言。在两周后的课堂上,他们争相介绍着自己的pen friend,甚至大声读出这些信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让我欣喜不已。我还在上完如何写人物简介这一课后,布置了这样的练一练的实践性的作业,让他们选择写出“自己、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最喜欢的明星”的简介。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人物介绍全面,英文书写美观,版面设计更是各具特色,我把他们的珍贵作品展览在了班级后面的墙壁上,下课时还吸引了其他班级的同学来欣赏。这更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运用英语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受。还有一些真实性的英语实践任务,也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如:用所学句型去了解外国人的饮食爱好;用英语去询问亲人、朋友、同学的运动爱好,并记录。这些作业生动有趣,且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愿做、乐做,并且能够地创造性地予以完成。但我时刻提醒自己在设计作业时:切记不可光怪陆离,要着眼于切实可行。
由此可见,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学习和教学资源。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孩子英语学习的潜能,让英语教学生活化,让英语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那么学生的英语学习就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